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仍然在从事着卖酒的生意,门前摆放着千壶百瓮的酒。诗中的"道傍榆荚仍似钱"表明老人可能用榆荚(一种可以食用的果实)作为交换媒介来沽酒,显示出一种质朴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询问读者是否愿意去老人的花门酒家买酒,这不仅展现了老人勤劳的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观察和欣赏。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当年事、也随风起,片帆一晌轻挂。
云閒江树霏微处,早爱青山如画。停桡也。
又却有、蘋花菰米香低亚。难消良夜。
且月载金枢,波分素练,饱看银河泻。
入佳境,茹蘖居然啖蔗。千金难酬春价。
娟娟蛱蝶花閒戏,不怕黄莺絮骂。谁真假。
已早似、光风霁月连床话。千蹊万岔。
则堪信堪疑,欲歌欲泣,狂谱从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