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经不识经,徒劳损眼睛。
欲得不损眼,分明识取经。
看经不识经,徒劳损眼睛。
欲得不损眼,分明识取经。
这首宋代释玄本的《颂》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对佛教经典学习的深刻见解。诗中通过“看经不识经,徒劳损眼睛”这一开篇,形象地指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在阅读佛经时,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解与领悟,只是机械地阅读,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和体悟,那么这种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获取知识的精髓,反而可能会因为过度用眼而损害视力,甚至心灵。
接下来,“欲得不损眼,分明识取经”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强调的是要“分明识取经”,即在阅读佛经时,应当有明确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盲目阅读而带来的损害,同时也能有效地吸收和消化佛经中的智慧,使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引导,既揭示了错误的学习方法可能导致的后果,又指出了正确学习路径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中对于智慧获取和心灵修养的重视。诗中蕴含的哲理,对于现代人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学习和理解知识,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春阳气未胜,重为阴所乘。
涔涔积雨阕,惨惨馀寒增。
流云郁不开,烈风尚凭陵。
夜阑闭户牖,青晕生昏灯。
僮仆悉已眠,书几久攲凭。
涉猎阅旧闻,暂使心魂澄。
有如行役归,丘园恍重登。
又如远别离,邂逅逢友朋。
嗟嗟宦游子,何异鱼入罾。
夺其性所乐,强以所不能。
人生本不劳,苦被外物绳。
坐愁清旦出,文墨来相仍。
吏徒纷四集,仆仆如秋蝇。
烦中剧沸鼎,入骨真可憎。
安得插六翮,适意高飞腾。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
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椒花献岁新,瑄玉侍祠频。
此夕同华省,非才愧后尘。
江风迎茜旆,沙雨待朱轮。
不比斋宫冷,端居弃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