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江·其二》
《松江·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馀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0)
注释
索索:形容秋风的声音。
烟波:形容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长芦:高大的芦苇。
渺茫:模糊不清,遥远的样子。
翻译
秋风吹过江面,发出瑟瑟声响,天色渐晚,我们行舟穿过十多里的烟波。
沿途可见稀疏的芦苇和细长的竹子环绕着渔村,渔家的灯火在寒冷的夜水中摇曳,显得朦胧而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秋风索索连江起",诗人捕捉了秋风在江边轻拂、细数的情态,以及它如何从江面升起,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描写。"暮过烟波十馀里"则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经过烟雾弥漫的水波,行进了相当远的距离,这里的“十馀里”更添了一份苍茫感。

接下来的"长芦瘦竹映渔家"中,"长芦"和"瘦竹"都是描写江边景物的词语,它们与"渔家"相映衬,勾勒出了一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水乡生活图景。这里的“映”字用得妙,让人感受到画面之美。

最后一句"灯火渺茫寒照水"则在夜幕降临后,点缀着几处微弱的灯光,它们在寒冷中投射到水面上,形成了一种孤寂而又神秘的氛围。"渺茫"一词极好地传达了那种难以捉摸、辽远无际之感,而“寒照水”则让读者不禁生出一丝秋夜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气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渡河

一夜朔风吼,河声怒似雷。

上流冰动岳,亭午日飞灰。

浪挟群灵定,沙浮浩劫来。

怀中无白璧,径渡不须猜。

(0)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四

倦掩窗前卷,闲挥膝上桐。

斜阳留几许,雁背不成红。

(0)

富阳

晓天曈曈江漠漠,估帆四开估客乐。

樟亭饮来酒未消,已在富春城下泊。

潮来直浸城根平,城门昼开闻市声。

人居此间亦何好,水色山光餐不了。

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

(0)

夜过黑山宿涧溪·其一

雨程易阴晦,不料夜已果。

极望无人烟,悽惶落途左。

有山当我前,黬黑夕霾裹。

稍入意已迷,甫涉路无妥。

扑额崖奔崩,仇足石碎琐。

怪光睛屡凝,寂响魄虚堕。

一水忽界空,远现白瑳瑳。

波声渐砰訇,山径更埳坷。

何因喜忽狂,嵌天见村火。

逝为褰裳行,扪石少危坐。

(0)

山行杂诗·其二

飞梁度嶰壑,坡岮渐修曼。

连峰互晖阴,触目情态换。

登顿已云疲,腹饥亦思饭。

谁知山径长,去路甫过半。

四顾无一人,山头日将旰。

(0)

对酒歌·其二

纠兮结兮,有气如霓。知不可久留兮,吐吐苦饥。

谁谓殇子夭,彭咸为寿。

驱车出郭门,狐九尾,蛇两首。

啖人骨如饴,古人云死欲速朽。

渺虑八埏,灵光四来,我乃逐于物而颜灰。

尧舜在上,许由洗耳。凤凰不祥,羽毛祸体。

乃云少原之野,阆风之邱。

有晦蒹为圃兮,垒玉为楼。

不见天西王母之戴胜穴处兮,夫何有异乐之可求。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