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朔风吼,河声怒似雷。
上流冰动岳,亭午日飞灰。
浪挟群灵定,沙浮浩劫来。
怀中无白璧,径渡不须猜。
一夜朔风吼,河声怒似雷。
上流冰动岳,亭午日飞灰。
浪挟群灵定,沙浮浩劫来。
怀中无白璧,径渡不须猜。
这首诗《渡河》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冬夜渡河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一夜朔风吼”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勾勒出寒冷冬夜的凛冽氛围,风声如猛兽咆哮,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接着,“河声怒似雷”进一步渲染了河水在严寒下奔腾不息的气势,仿佛雷鸣般震耳欲聋,展现出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威严。
“上流冰动岳”一句,将冰块在河流中流动比作山岳在移动,形象地表现了冰块之大与水流之急,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性。“亭午日飞灰”则描绘了正午阳光照耀下的景象,阳光似乎能将尘埃蒸发殆尽,展现出一种明亮而纯净的自然之美。
“浪挟群灵定,沙浮浩劫来”两句,前句描述了波涛汹涌的河水似乎在挟持着一切向着平静的方向前进,后句则预示着历史的洪流中,无论是繁华还是灾难,都将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强调了自然与时间的力量。
最后,“怀中无白璧,径渡不须猜”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坦然态度,即使没有珍贵的宝物作为支撑,也能勇敢地穿越这湍急的河流,象征着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与自信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
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
原与国休戚,一死分所当。
渔父枻自鼓,詹尹龟宜藏。
抱石投湘流,心与日月光。
文从狡兔计,高枕乐未央。
后合魏秦赵,伐齐何披猖!
身死薛随灭,高户仍不详。
文生鸡狗雄,原死荃蘅芳。
世人何梦梦,悲屈羡孟尝。
我心独不然,临风慨以慷。
抚时怀往事,聊进菖蒲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