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四》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四》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倦掩窗前卷,闲挥膝上桐。

斜阳留几许,雁背不成红。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画家郑素亭所绘之画卷中的景象。诗人黄景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画面中人物的悠闲与自然景色的宁静。

首句“倦掩窗前卷”,描绘了画面中人物的疲惫与休息的状态,仿佛是画中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卷,准备歇息。这一动作既展现了人物的静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生活的结束。

次句“闲挥膝上桐”,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悠闲姿态。他或她轻轻挥动着膝上的桐木,可能是扇子或是某种乐器,这样的动作不仅体现了人物的闲适,也暗示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桐木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雅致,此处使用桐木,更增添了画面的文化韵味。

“斜阳留几许”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画面的背景——夕阳。夕阳的余晖在画面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既渲染了黄昏的氛围,也寓意着时光的短暂与美好。这里的“留”字,生动地表现了夕阳光线在画面上停留的瞬间,给人以无限遐想。

最后一句“雁背不成红”,则将视角聚焦于远处的雁群。雁群背对着夕阳,因此并未呈现出红色的羽毛,而是保持了它们原有的颜色。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客观事实,也通过对比,强调了夕阳的柔和与雁群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中人物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景仁对艺术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黄景仁成功地将一幅画作转化为文字,让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美好。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北固山

危磴侵云策杖遥,琳宫积翠拥岧峣。

烟开铁瓮生残照,风起金山急暮潮。

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六朝佳丽依稀在,花月春江响玉箫。

(0)

浣溪沙.并蒂莲

白水盟心两意同。颤盈盈立态何秾。

脸霞偎得十分红。

贮稳一枝金屋里,照来双影画屏中。

对花人语自喁喁。

(0)

临江仙.秋色

万里清辉新月皎,碧痕摇曳风斜。

江涌雁字寄天涯。星河云影净,何处著残霞。

点缀飞鸿天际外,一行秋水蒹葭。

夜寒花影上窗纱。更寻霜有信,庭树正栖鸦。

(0)

忆王孙

远客长途孤寺秋。天寒少个寄书邮。

况兼风雨又绸缪。恨悠悠。一点鸣窗一点愁。

(0)

秋柳四章·其一

秋雨潇潇欲断魂,那堪瘦影黯衡门。

萧疏洛里传霜信,披拂章台乱月痕。

羌笛凄凉吹绝塞,残蝉断续咽寒村。

烟花六代都零落,寂寞陶家漫理论。

(0)

马缨花

马缨花,路旁槁,劝郎莫向关山道。

谁家东风吹少年,花底红颜不常好。

流黄织就星欲稀,阶前白露生秋草。

君不见秋河相望东壁东,天帝醉梦真珠红,欲渡不渡心忡忡。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