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千金裘,杜甫三百钱。
无论奢与俭,能醉即为贤。
小子不自量,窃亦慕酒仙。
常邀同心子,买醉官舍边。
欢呼震四壁,百壶飞蝉联。
有时醉红裙,丝管喧绮筵。
东街西街人,谁不谓我颠。
我颠我自咎,我颠我自怜。
有家不归去,作客年复年。
李白千金裘,杜甫三百钱。
无论奢与俭,能醉即为贤。
小子不自量,窃亦慕酒仙。
常邀同心子,买醉官舍边。
欢呼震四壁,百壶飞蝉联。
有时醉红裙,丝管喧绮筵。
东街西街人,谁不谓我颠。
我颠我自咎,我颠我自怜。
有家不归去,作客年复年。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客中述怀二首(其一)》。诗中以李白和杜甫饮酒的典故开篇,对比了二人不同的经济状况但同样醉心于酒的豪情。诗人自称“小子”,表示对酒仙生活的向往,常常邀请朋友在官舍附近买醉,欢声笑语震动四壁,场面热烈。他甚至有时会与红裙佳人共饮,音乐声中尽享宴乐。
然而,诗人的行为在世俗眼中可能被视为“颠狂”,但他并不以为意,反而自我反省又自我怜惜。他选择常年在外漂泊,不归故乡,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感。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饮酒经历,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人谓沧洲不可即,我寻沧洲来咫尺。
黄堂太守住沧洲,指示丹青得真迹。
持将半幅入京师,一片寒云堕瑶席。
春风吹花花欲然,夜雨涨溪溪更碧。
扣船渡口问渔郎,沽酒山中醉木客。
万卷书藏邺侯家,一区地儗杨子宅。
紫芝赤箭满地生,甘泉香雾和云滴。
沙堤日暮踏残红,石室月明坐虚白。
回观宦海何渺漫,每念苍生思救恤。
陆浑迢递辋川荒,眷此沧洲竟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