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二》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

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

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对友人匏庵读白居易集的回应,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读书之乐的赞赏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句“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赞美友人匏庵虽已年届七旬,但从未停止创作,每日都有新作诞生,展现出其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接着,“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匏庵诗歌风格的欣赏,也暗示了他政治生涯的辉煌,仿佛匏庵的诗风能引领诗人前行,而他在杭州的政绩也为人称道。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则进一步阐述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认为生命中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题写诗歌并非有害之举,反而能增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最后,“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见到匏庵作品的遗憾,同时又感叹于阅读时的迅速遗忘,似乎在强调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瞬间的触动与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及其作品的敬佩之情,也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春夜二首·其一

叶叶风鸣幕,梢梢雨打窗。

烟销寒宝鸭,膏浅侧银缸。

(0)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八

仓黄禁陌夜飞戈,南去人稀北去多。

自古胡沙埋皓齿,不堪重唱蓬蓬歌。

(0)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其二

偶临沙岸立多时,淡淡烟村日向低。

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

(0)

玲珑四犯

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0)

临江仙·其一饯别王景源赴临江军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

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

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0)

上寿大宴二首·其一

昔年玉瑞下层霄,今日瑶池预祝尧。

负扆当阳天子坐,称觞颛面宰臣朝。

九重陛下听鸣跸,万岁山前看舞韶。

持橐五人沾镐饮,独怜蒲柳望秋凋。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