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周处士筜谷·其二》
《哭周处士筜谷·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词赋场中最老师,都门友教遍诸旗。

满洲弟子公卿辈,一一参貂献不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周处士筜谷(其二)》。在诗中,屈大均以哀悼的笔触,表达了对周处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词赋场中最老师”,诗人首先赞扬了周处士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称其为词赋场中的导师。这句诗不仅肯定了周处士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也暗示了他在培养后辈、传授知识方面的影响力。

“都门友教遍诸旗”,进一步描述了周处士广结文友,遍授知识的情景。这里的“都门”指的是京城,表明周处士在京城有着广泛的社交网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诸旗”则可能指代不同流派或不同背景的文人,强调了周处士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满洲弟子公卿辈,一一参貂献不迟”,最后两句诗描绘了周处士的弟子们,包括满洲贵族子弟在内的众多文人,纷纷前来向他学习,表达敬意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周处士在文学教育上的成功,也反映了其在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上的崇高地位。通过“参貂献不迟”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弟子们对老师的尊敬与崇拜,以及他们渴望学习、传承知识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处士在文学教育和社会地位上的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明代末期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承精神。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0)

郊行寄杜位

崷崒空城烟,凄清寒山景。

秋风引归梦,昨夜到汝颍。

近寺闻钟声,映陂见树影。

所思何由见,东北徒引领。

(0)

中秋夜泊武昌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0)

酬吴七见寄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

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

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

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

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

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

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

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0)

浔阳三题·其一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0)

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