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收麦诗》
《收麦诗》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古风

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

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谷麦无收民受馁。

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

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

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

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们在不同季节收割大麦和小麦的情景,以及他们生活的艰辛。诗人于谦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时间的紧迫。接下来,“带青摘穗不候熟”揭示了农民为求温饱不得不提前收割的无奈。

诗中提到去年旱涝灾害导致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顿,“谷麦无收民受馁”,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灾害下人民生活的同情。接着写到今年虽然种植了麦子,但即使丰收也可能因为借贷问题无法积累,“女嫁男婚债负多”。

诗人希望官员能体察民情,“公私用度皆仰给”,强调政府应当减轻百姓负担,保持社会安宁,“可喜时清无重科”。他期待官员能像爱护婴儿一样关爱民众,“爱养苍生如赤子”,这样他们的官职才能稳固,且能留下清廉的名声。

最后,诗人警告官员不可贪污剥削百姓,因为“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不容许个人私欲凌驾于公正之上。他以“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结尾,暗示官员在闲暇之余,应反思并铭记这些民生疾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街西居三首·其一

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违。

青山在宅南,回首东西稀。

浅浅一井泉,数家同汲之。

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

自凿还自饮,亦为众所非。

吁嗟世间事,洁身诚难为。

(0)

荅李频秀才

一年离九陌,壁上挂朝袍。

物外诗情远,人间酒味高。

思归知病长,失寝觉神劳。

衰老无多思,因君把笔毫。

(0)

哭进士李洞二首·其二

自闻东蜀病,唯我独关情。

若近长江死,想君胜在生。

瘴蒸丹旐湿,灯隔素帷清。

冢树僧栽后,新蝉一两声。

(0)

梦游仙四首·其一

梦到海中山,入个白银宅。

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

(0)

宫词百首·其五十七

春风金袅万年枝,簇白团红烂熳时。

宫女竞思游御苑,大家齐奏圣人知。

(0)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

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

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

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

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