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
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
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塞下曲(其三)》描绘了一幅严寒边塞的景象。首句“黄河冰厚马横行”,形象地展现了冬季黄河冰封,马匹在坚实冰面上自由驰骋的画面,体现出边疆将士的勇猛与环境的恶劣。次句“朔气棱棱古铁明”进一步渲染了北方寒冷刺骨的气候,连古老的铁器都因严寒而显得更加明亮,暗示了战争的氛围和士兵们的坚韧。
后两句“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表达了诗人对夜间风雪加剧的不满,以及对敌军趁机逃脱的担忧。受降城,可能指的是边关要塞,匈奴的逃离预示着战事的紧张和边境的不稳定。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战争的紧迫感。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
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