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禄庵二首·其一》
《光禄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文章恨不见文园,礼乐方将访石泉。

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

(0)
注释
文章:指有才华的文章家。
文园:借指文人墨客,此处指有才华的文园才子。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文化和文明。
石泉:可能指隐居或寻求灵感的地方。
庵:小庙或僧舍。
光禄:古代官职,主管祭祀和宴会,这里指做官。
枉教:白白地让。
闲处:清闲之地。
笔如椽:比喻笔力雄健,如同椽子般粗大有力。
翻译
遗憾未能见到文园才子,正欲探寻礼乐之源在石泉。
为何要在庵中做官职光禄,徒然让你在清闲之地握着大笔。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收录在他的《东坡集》中。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文化艺术的渴望。

“文章恨不见文园”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知识的向往与追求,而“礼乐方将访石泉”则显示了他想要探寻和欣赏自然美景以及古代文化遗产的心愿。这里的“礼乐”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和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景。诗人在这里提到“庵中著光禄”,可能是在说他希望能够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专注于学问,追求知识的光辉。而“枉教闲处笔如椽”则描绘了诗人在平凡之地,以一种不懈怠的努力投入到文字和书写中去,就像工匠用笔画线一样坚定而连续。

整体来看,这几句话传达出苏轼渴望知识、尊崇文化、热爱自然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他的诗句中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寻找精神寄托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郝遵道北归

汴河千里雁南飞,吴下孤帆又北归。

竹素残编无世味,蒯缑孤剑有星辉。

岧峣使节弓旌近,迤逦神州草木稀。

想见琼轩恭对日,黄金台上雪霏霏。

(0)

送林道士归温

雁荡行云生翠微,东还行李正騑騑。

松矜日老当秋发,鹤养雏成待客归。

珠斗影寒璊玉璏,绣云香积紫烟衣。

悬知夜礼虚皇罢,宴坐朝元意不违。

(0)

觱篥吟,次赵季文韵,赠老伶杜宽

吴王故宫天早秋,谁吹觱篥城南楼?

一吹风生鹔鹴裘,再吹何人敢伊优?

曲终引气如刀锼,龙笛凤笙皆不侔。

五音喷薄一吸收,玉关泪落定远侯。

不独壮士皆回头,杜伶何来自中州。

目睫每射车前牛,不以伎业寒飕飕。

妙吹觱篥冠名流,嚼宫喷徵无时休。

巧如春莺转晓簧舌抽,歘如饥鹘啸树呼高飂。

惨如国殇举燐、精灵夜相求,划如雌龙挟雨、归吟百丈湫。

纬嫠与爨妇,听终各自愁。

为问竹枝芦叶、若为写出秦青讴?

四座皆感叹,何如谢安石,素抱苍生忧。

且复弹丝弄竹,少为东山留。

我愿谢公上廊庙,任臣邻掌调燮锵琳球。

一鸣箫韵下威凤,和乐雍雍闻九丘。

毋但谣觱篥,妙语高浮浮。

功成拂衣沧海上,仙人并辔骖螭虬。

却怜江潭憔悴者,悲世迫隘赋远游。

(0)

赵善长枉顾玉山,遂以绢为予索画,并诗其上

顾家绢如鸡子皮,赵生画似鲛人机。

冰丝莹滑始受彩,天藻绚烂方含辉。

海波金芒鳌背上,溪树翠锁春洲肥。

渔师出港晴举网,野老问渡寒褰衣。

试讯何从有此景,顾在笔底纵横挥。

(0)

山居图二首·其二

惟是安僻境,本非薄荣名。

松根听泉坐,溪边看云行。

夜雨下黄叶,春风开紫荆。

物理有代谢,古人谁独生?

(0)

和饶介之秋怀诗韵·其四

铁锁沧江第几关,扬州花竹梦中看。

也知无赖三分月,照见沙场白骨寒。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