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
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
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
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
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
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
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
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
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之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它探讨的是道家思想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道家哲学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不需要过度的智慧和复杂的技巧,黄帝和老子的教导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
"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其中人们不炫耀自己的智慧,社会风气清廉,每个人都心怀忠诚和正义。
"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 这两句则是对获取道家真理的描述,暗示这种修养不是在公共场合所能轻易获得,而是在隐蔽处得以领悟,与个人私己之利息息相关。
"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 这两句直接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即顺应自然,不做强制和干预,认为这种态度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内在的变化与理解。
"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上述理想状态的一种期待,表达了如果能够实践这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将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清澈和纯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以及个人修养与内心清净之间的渴望。
冷红殢翠,怎等閒,星前暗放春逃。
珠幌回镫,玉阑呼酒,馀风约住笙箫。
夜花自骄,贮艳踪、金鸭重烧。
更谁家、好月飞来,倚妆同守可怜宵。
芳梦有情须断,尽歌云解护,莫便魂销。
秋点寒催,粉光浓觅,留仙不隔冰绡。坠钿倦翘。
度悄吟、花气如潮。怕朝霞、一掬愁痕,鬓边天样遥。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
看列坐愁鬟许平揖。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满袖松风,画秋无迹。
绿尽吴根,付谁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