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身,宿鹭熟吾貌。
床几落柯文,临风忽一笑。
净月贮空潭,如以照衔照。
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
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
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
明月照我身,宿鹭熟吾貌。
床几落柯文,临风忽一笑。
净月贮空潭,如以照衔照。
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
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
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首句“明月照我身”,直接点题,月光洒满大地,诗人仿佛被月光所拥抱,感受到月色的温柔与纯净。接着,“宿鹭熟吾貌”一句,通过描写栖息在水边的白鹭,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白鹭与月光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
“床几落柯文,临风忽一笑”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床几上散落的柯文,可能是诗人在月光下思考或创作时留下的痕迹,而“临风忽一笑”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喜悦与满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释放。
接下来的几句“净月贮空潭,如以照衔照。递互发光明,幽阴洗晴耀”描绘了月光在水中的倒影,以及月光如何照亮并净化周围的环境,呈现出一种明亮而深邃的美。月光与水的相互映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面石张枯桐,自发凄寒调。疾风传远林,万类振清窍”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抒发。面对岩石和枯桐,诗人似乎在弹奏一曲凄寒的乐章,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之美的回应,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疾风吹过远处的树林,万物随之振动,这一场景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沉。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茫茫元气虚空鼓,长皮汗漫蛟鼍舞。
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拥仙府。
秀灵磅礴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
遂有宝气磨青苍,知是奎星堕沙渚。
雷电追取敕神丁,冰雪雕锼运鬼斧。
合则成璧分如圭,员或应规方就矩。
藓斑隐跃渍璘璘,螺文屈曲旋楚楚。
或如端溪鸲鹆眼,或如炎州翡翠羽。
苍然古色露精坚,秀绝清姿工媚妩。
几案有时烟云供,光怪犹作蛟龙吐。
底用珊瑚采铁网,那复夜光誇悬圃。
我来海外搜奇材,谁料眼中尽尘土。
尘土尘土何足数,此石莫共匣剑处。
惟恐神物不自主,夜半飞腾作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