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云岩》
《飞云岩》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

蛮风万古吹不化,中有元气常氤氲。

造化之手信幻极,四海不作雷同文。

兹岩岂复涉世想,云将授削天磨斤。

成时莫自赞其妙,俗间巧颂徒云云。

经巢居士鸾鹤群,一丝不净落世氛。

纡行五日为看此,所见乃过前所闻。

十里泉声接幽壑,苍苍万木烟缤纷。

买宅径思傍云住,下视扰攘同飞蛟。

犵童獠妇不雕琢,岁时鸡豆情殷殷。

那能龌龊走尘状,过而识悔神当欣。

儿女催人待粗了,挥手一谢云中君。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珍的《飞云岩》描绘了一处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首句“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赞美了贵州大地的灵秀之气,飞云岩犹如其中的一朵独特云彩。接下来的诗句“蛮风万古吹不化,中有元气常氤氲”强调了飞云岩的坚韧与内在生命力,仿佛蕴含着亘古不变的元气。

诗人进一步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手信幻极,四海不作雷同文”,认为飞云岩是天地造化的杰作,独一无二。岩体本身不问世事,象征着超然,“兹岩岂复涉世想,云将授削天磨斤”,表达了对岩体坚贞不渝品质的赞赏。

然而,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自我夸耀其奇妙,“成时莫自赞其妙,俗间巧颂徒云云”,暗示真正的美在于自然而非世俗的赞誉。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尘嚣,跋山涉水只为一睹飞云岩的风采,“纡行五日为看此,所见乃过前所闻”,并被其美景深深打动。

“十里泉声接幽壑,苍苍万木烟缤纷”,通过描绘周围的山水和树木,展现出飞云岩环境的宁静与生机。诗人甚至产生了归隐之心,“买宅径思傍云住”,希望能与云为伴,远离尘世喧嚣。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对自然的敬畏,“儿女催人待粗了,挥手一谢云中君”,表达了对飞云岩的感激之情,并以告别的方式结束了这首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钓鳌亭

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

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

古石棱棱长,春潮脉脉通。

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0)

子野雪后寄和却寄廷玉·其一

渊明白发满头生,肯赋閒情未老成。

自笑冷官租屋住,每因来使出郊迎。

横经空忝先生号,解印仍呼处士名。

惟有溪干隐君子,知予的的愿归耕。

(0)

断桥闻角

柳外官桥出戍楼,和霜和月按梁州。

吹时莫近孤山下,千树梅花不识愁。

(0)

偶作寄李良甫·其一

閒官长日无公事,静室焚香读好书。

饮水饭蔬差可乐,妻儿休叹食无鱼。

(0)

田上暮归

两鬓西风客帽斜,晚云横岭月笼沙。

桑畴屈曲人踪绝,萤火飞来照稻花。

(0)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六

世人欲不死,焚香事大罗。

死后欲超生,将身靠弥陀。

个里不透彻,仙佛如子何。

我素不持戒,焉能断腥臊。

独有一寸圭,明白不可磨。

学仙与学佛,此事付儿曹。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