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沂孙的《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其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情描绘和对孤傲之美的赞颂。首句“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的清丽脱俗,一“褪”字生动表现了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之态,三寸不烂之地,却自有温婉之姿。紧接着,“数枝谁带玉痕描”则是对梅枝上积雪的细腻描写,诗人通过“玉痕”的比喻,不仅突出了雪梅的洁白,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夜夜东风不扫”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无人知晓、只有自然界默默见证的孤独美感。这里的“东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往往象征着春天,但诗人却强调它没有扫去梅花上的积雪,似乎是在强调梅花与众不同的坚守和纯洁。
接下来的“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溪水边梅花的倒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淡,而“梦中落莫魂销”则是对这种美感到达极致后的状态——仿佛灵魂在这纯净的画面前也已经融化,不再有尘世的牵挂。
最后,“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两句,以冷酷的冬日来映衬梅花的坚韧与孤傲,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独自珍视。这里的“峭寒”和“素被”,一方面强化了自然界的严酷,另一方面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不移。
整首诗通过对雪梅的细腻描写,以及环境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珍视美好的情怀,是诗人对于理想之美的深切向往。
我闻谂禅师,断薪接绳床。
杨岐初住时,撒雪满屋堂。
庭松下法子,瓶水注道浆。
看来古佛心,不为屋有亡。
心公自别宗,眼碧髭又霜。
更接十千众,建此新道场。
梯空插璇题,会海结宝方。
自营不住心,每唱无底囊。
如明珠走盘,如利刀截肪。
以兹众生故,苦为诸佛忙。
寥寥一贞境,渺渺万法航。
泥空竟成著,堕有终是盲。
青灯落檐花,吾道千丈光。
爰采麦矣岷之阳,麦秀蕲兮登我场。
岐岐而生自天产,两两而并维星祥。
我行其野逢酂长,酂长忻然持穗往。
自言此穗实秀时,六稻俱垂惟麦仰。
晋之四穟唐六岐,虽有其物无其时。
我君圣武绥万邦,我侯骏德为藩维。
君臣尧舜禹,十风五日雨。
干戈偃息将兆和,拍手齐唱崆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