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襄悯铣·其二》
《曾襄悯铣·其二》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八图营阵最分明,规复三年事可成。

裴度不能邀帝断,李晟竟自负天生。

一腔东市朝衣血,三面黄河战鼓声。

游牧从兹沦异域,伤心莫问受降城。

(0)
鉴赏

这首诗《曾襄悯铣(其二)》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八图营阵最分明”,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布局清晰可见,暗示了战争的策略与组织的重要性。接着,“规复三年事可成”则表达了通过精心规划和执行,恢复和平与秩序是可能实现的愿景。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裴度不能邀帝断,李晟竟自负天生”则揭示了历史人物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局限性。裴度和李晟虽为名将,却未能说服君主作出决断,或因个人信念过于坚定而忽视了现实的制约,这反映了历史中个体力量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腔东市朝衣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将士们在东市英勇牺牲,鲜血染红了朝服,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牺牲。紧接着,“三面黄河战鼓声”则以黄河的壮阔背景,强化了战争的宏大场面,鼓声震天,象征着战斗的激烈与悲壮。

最后,“游牧从兹沦异域,伤心莫问受降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随着战争的结束,游牧民族被迫迁徙至其他地区,国家版图发生了改变。受降城作为战争的见证,如今已成废墟,令人感到无限的悲伤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也深刻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变迁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买木犀花

拚却杖头沽酒物,湖边博得木犀花。

西风可是无拘束,一路吹香直到家。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七

无计消除夜漏长,罗衾熏彻旧时香。

十分又是凄愁处,雨歇芭蕉小院凉。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四

双蛾颦翠恨天涯,睡起蜂黄沁脸霞。

燕子日长深院静,东风无力到杨花。

(0)

罗叔共五色线中得玄真子渔父词拟其体仆亦拟作六首·其四

趁梅寻得水边枝,独棹渔舟却过溪。

人似玉,醉如泥,闲歌五色线中诗。

(0)

岁除思归·其三

野屋定堆落叶,山径应铺石芜。

一别经秋不到,隔篱黄犬谁呼。

(0)

赠从古上人

山僧袖出新诗卷,字字馨香扑人面。

清晨何处展看来,捲得梅花两三片。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