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釜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崟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屹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釜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崟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屹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美好传统的追怀与赞美,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通过对周公东山之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德才兼备、民富国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一句,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东山即指周公旦在东山修建宫殿的地方,这里的“美”不仅指自然景色,更是对周公德政和文化传承的赞颂。"千载邈遗音"则表明这种美好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传说,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如"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东山之美。诗人不仅追忆周公的德政,还试图从自然中找到历史的痕迹和精神的寄托。
在下一段,"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表达了诗人面对伟大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个人的渺小与局限。"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则是对历史遗迹的赞美和个人忠诚之心的流露。
至于"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古代圣哲的治国安邦策略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现实处境的不满。"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釜鬵" 显示了诗人对于人民能够享有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如"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则是对个人才艺和抱负的自我肯定,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繁衍、基业长青的希望,也反映出个人对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之情。
至于"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则是在表达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个人对于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无奈。"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显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寄托、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慰的愿望。
最后几句,如"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个人才华未被发现和利用的遗憾,以及对于古代贤士隐居林泉、保持高洁品格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周公东山美好的追忆和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