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清秋三日雨,故人乡曲白云房。
病多自感双蓬鬓,根钝休论四大床。
乱石寒花栖暗壁,重林夕气莽烟苍。
扁舟未尽湖山兴,一夜无端归梦长。
落木清秋三日雨,故人乡曲白云房。
病多自感双蓬鬓,根钝休论四大床。
乱石寒花栖暗壁,重林夕气莽烟苍。
扁舟未尽湖山兴,一夜无端归梦长。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云居寺用石门韵二首书正公房(其二)》描绘了一幅清秋时节的景象。首句“落木清秋三日雨”以落叶和连绵秋雨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气氛,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之美。"故人乡曲白云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白云缭绕的乡村居所的向往。
“病多自感双蓬鬓”流露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感叹岁月催人老,两鬓斑白。"根钝休论四大床"借禅宗语意,暗示自己心境淡泊,不追求物质享受,更注重内心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乱石寒花栖暗壁,重林夕气莽烟苍”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孤寂与深沉,乱石、寒花、暗壁和暮色中的森林,构成了一幅幽深而冷寂的画面。最后,“扁舟未尽湖山兴,一夜无端归梦长”表达了诗人乘舟游湖时未能尽兴,夜晚却因思乡之情而做了长长的归梦,寓含了深深的乡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我始就傅出,君实连墙居。
同年一月小,共学兄弟如。
先生君长兄,爱我常并誉。
太翁白发健,携我坐床敷。
分甘预一割,锦绅再拜趋。
不见八九载,谁谓同州闾。
乐群日可数,在远迹愈疏。
言念小秦君,欲从治汉书。
今我不强学,殖落殆成樗。
见日抚手忭,口呿穷须臾。
闻君秋当婚,孟姜玱琼琚。
登高夥新诗,缘情故自殊。
风流老司马,厚子意有馀。
放衙接佳语,探怀出明珠。
悢悢身万里,藉问何止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