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
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
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
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
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
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
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
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
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
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青色的云雾如同万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同时也表达了攀登之难。接着,“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则通过白鹿和飞龙的意象,展现了仙人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仿佛在云端漫步,逍遥自在。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描绘了诗人偶遇一位高大的老人,老人头戴高冠,形象庄重,向诗人走来。这一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暗示着老人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智慧的长者。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说明老人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远古的事情,他的面容苍老,但年龄却难以判断,这进一步增加了老人的神秘感。接下来,“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提到老人自称是秦始皇,曾经登基封禅,但这些事迹却被遗忘在史书的角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遗忘。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表达了尽管天地相连,但无人能够纠正历史的错误或遗憾,体现了对历史无奈的感慨。最后,“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则转向诗人自身,感叹自己虽有身躯,却无法像仙人那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强调了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修炼,才能达到超越常人的境界。最后,“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表达了诗人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并赠送了“华胥轩”,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以日出日落的景象结束全诗,日光时隐时现,天空中弥漫着深邃的黛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和理想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穫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