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二首·其二》
《临江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0)
翻译
在离别的路口,驾车的马儿嘶叫,我乘着小船隐入寒冷的水洲。
江边的树木落叶飘零,我想象着故城的秋色正浓。
注释
去骖:离开的副车,这里指离别的情景。
嘶别路:在分别的路上嘶鸣。
归棹:返回的小船。
隐寒洲:隐入寒冷的水洲,象征归隐或离愁。
江皋:江边的高地。
木叶下:树叶落下,象征秋天。
应想:应该想着,此处表示推测。
故城秋:故乡的秋天,引申为对故乡的思念。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与怀旧的意境。"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中的“骖嘶”是马鞭声,“别路”指的是分别时的道路,“棹”则是古代船只的一部分,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回到某个地方的情景。整句话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独自返回,心中充满哀愁之情。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中的“江皋”指的是江边的高地,“木叶”则是树叶,这里用来形容落叶纷飞。"故城秋"则是指诗人心中怀念的旧日之城在秋天的景象。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观兰亭修禊图

修禊当年事,兹图意不穷。

遗容千载识,佳兴一时同。

景物丹青里,风流想像中。

相看浑欲赋,逸思愧群公。

(0)

喜赵继道至有怀陈君采

匆匆聚散定何常,耿耿心期故未忘。

草木关情人事异,云霄回首路岐长。

交游历落银河隔,制作纷纶瑞锦张。

为语何时共倾倒,秋床风露已生凉。

(0)

送傅主簿

吾闻上古之世比屋皆可封,有材不必登王公。

可怜卫青日尊贵,飞将自老风尘中。

傅公平生经济手,却抱一生今白首。

随人骑马著青衫,爽气如虹射牛斗。

出门大笑望长安,长安万里行路难。

行路难,知柰何。赠君一杯酒,请公听我歌。

昆崙之山兮高巍巍,黄河之水兮清有时。

洛阳少年休太息,东山谢公来未迟。

燕昭之事不足云,陛下圣德如华勋。

愿公功成名遂身早退,鲁连小儿能笑人。

(0)

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而未及至其处赠同游傅生国章·其二

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

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

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

未能穷胜践,健走愧儿童。

(0)

寄李生

有美维仙李,孤标见碧梧。

高门留雨露,短褐混泥途。

姿悍宁为小,机深或类愚。

洗心须贝叶,游艺及摴蒱。

政尔难藏颖,幡然独抱竽。

从容观近效,僶俛事群趋。

稍废琴心曲,能操犊背书。

谁将穷罔象,莫使避珊瑚。

它日逢何暮,清谈动至晡。

醉醒劳问我,喜怒得令渠。

契阔江湖迥,漂零岁月徂。

青云悲捷径,白日仰亨衢。

秋社枌榆外,南包橘柚初。

飞腾如借顺,能勿笑蟾蜍。

(0)

忆别青岩翁归进江上橹书札未相忘岁月遽如许山长春树深地阔云涛阻诗筒杳不来今雨非旧雨·其二

前修遂不作,良友孰我同。

兀坐守章句,独学无全功。

徒操五色笔,随人画虚空。

悠悠感存殁,惆怅百年中。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