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桥头昨岁。十一陵边今岁。江北又江南。
旧征衫。也胜年时路远。雁塞龙番游倦。
放棹即家林。漫愁吟。
廿四桥头昨岁。十一陵边今岁。江北又江南。
旧征衫。也胜年时路远。雁塞龙番游倦。
放棹即家林。漫愁吟。
这首清代李符的《一痕沙·偶题秦淮酒楼》描绘了诗人对时空流转的感慨。"廿四桥头昨岁"和"十一陵边今岁"通过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江北又江南"进一步强调空间的转换,诗人或许在漂泊中体验着从北到南的迁移,流露出旅途的艰辛。
"旧征衫"象征着过去的经历和身份,"也胜年时路远"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虽艰难但至少距离家乡较近的欣慰。接下来,诗人的情感转向内心的安宁与回归自然的渴望:"雁塞龙番游倦",意指长途跋涉后的疲惫,"放棹即家林"则表达了对宁静家园的向往。
最后,"漫愁吟"中的"漫"字带出一种随意而淡然的态度,诗人似乎不再执着于忧虑,而是任由思绪在吟咏中飘荡,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的人生旅程和心境变化,富有哲理意味。
又过却、小除夕了。爆竹桃符,那家春早。
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一灯相照。
看隔岁、灯花小。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
谁料。冷清清屋角,尚有老梅含笑。
朝来夜去,甚新岁、恁般啰唣。
把时序、草草开除,不愁教、乾坤不老。
但有底方儿,能闰穷冬都好。
那回曾记否,倚蓬窗剪烛,絮语别杭州。
怅烽烟一霎,鼓角城边,惊起木兰舟。
杨花似雪,早飞上、羁旅人头。
还怪它、柳丝如线,无力绾离愁。悠悠。
前重云树,万叠烟峦,便还家梦有。
料梦也、风吹不到,旧日妆楼。
而今反悔当时误,甚无端、浪迹浮鸥。
游倦矣、天涯何事句留。
荡轻舟、片帆云水,离愁能载多少。
烽烟影里全家徙,输与故林栖鸟。乡梦杳。
怪避地匆匆,都放桃源棹。青山住好。
奈弹铗歌新,吹箫调古,憔悴鬓霜早。
河梁外,目断斜阳戍堡。销魂最是芳草。
红襟燕子曾相识,卅载旧游重到。幽径悄。
待种竹锄梅,门巷经营好。巢痕再扫。
尽家具安排,茶经鱼计,都付袖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