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

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0)
翻译
华美的簪子哪里值得留恋,身处幽深的树林也只是白白错过。
遥想分别之后你的心情,定是寂寞地关闭了郊外的房门。
回想起昆明池边的时光,我更加羡慕你能与朋友们一同回去。
注释
华簪:古代官员帽上的装饰品,象征地位。
岂足恋:不值得留恋。
幽林:僻静的树林,象征隐居或避世的地方。
徒自违:只能白白地错过或远离。
遥知:远远地猜想。
别后意:分别后的心情。
寂寞:孤单,冷清。
掩郊扉:关闭郊外的家门,此处指过着隐居或孤独的生活。
昆池:昆明池,古代长安的皇家园林,象征繁华之地。
更羡:更加羡慕。
尔同归:你和朋友们一起回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首句“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中,“华簪”指的是华美的山峰,“岂足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色的留恋之情,而“幽林徒自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感受。

接下来的“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诗人通过远离家乡的亲人了解到他们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但却只能在寂寞中独自关上门窗,这种无法与亲人相聚的痛苦和孤独感被形象地表达出来。

最后,“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则是诗人对昔日与亲人一起游玩之地的回忆,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怀念和对团聚时光的羡慕。这里的“昆池”很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也许是诗人曾经与亲人共同前往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这样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寄托手法,即借助外在景物来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

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0)

自高唐州至齐河夜题纪怀·其一

东行初喜见青山,山色偏宜马上看。

明日济南公事简,玉泉飞雪漱清寒。

(0)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一

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

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

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

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

(0)

连江舟行十首·其五

秀色盘千叠,寒光凝九渊。

土膏常产锡,石髓亦成铅。

不藉冰霜力,应滋草木妍。

我行图画里,何得有尘缘。

(0)

跋黄仲言录建士死节事实后

逝者不可作,佳名今尚存。

圣恩优死节,王事见忠魂。

愧我咨询后,怜君道义敦。

孰能斩奸佞,酹酒荐寒原。

(0)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

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

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

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

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