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山八事·其三春鸟》
《春山八事·其三春鸟》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鸟性悦山光,山光亦同鸟。

氤氲交万物,气类何纷扰。

其中惟羽族,所向宜缥缈。

岂不均异姿,清浊殊昏暸。

浊者撄世尘,清者怀孤矫。

鸿冥必渐磐,鹏怒方垂表。

缅彼逍遥游,一往谁能了。

山经所未及,舍大姑徵小。

嘤嘤出自幽,燕燕飞于杳。

嗟兹二物微,天涯共夕晓。

乘时作好音,独与春山绕。

山鸟日欣欣,君子毋心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中鸟儿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鸟与山光水色的和谐共生,以及不同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

诗中首先描绘了鸟儿对山光的喜爱,山光也仿佛与鸟儿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和谐的关系。接着,诗人通过“氤氲交万物,气类何纷扰”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联系起来,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

进一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鸟类这一群体,指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和生存方式。“岂不均异姿,清浊殊昏暸”,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赞美了鸟类多样化的形态之美,又暗示了它们在面对外界环境时的不同命运——有的被世俗尘埃所困,有的则保持高洁独立的姿态。

接下来,“鸿冥必渐磐,鹏怒方垂表”两句,通过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强者与弱者的生存法则。最后,“缅彼逍遥游,一往谁能了”一句,表达了对这种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但又意识到它可能难以完全实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山经所未及,舍大姑徵小”这一转折,引出了对细微生命的关注,无论是来自幽谷的嘤嘤之声,还是翱翔于远方的燕燕之影,都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顽强。诗人以“嗟兹二物微,天涯共夕晓”感叹这些微小生命的共同之处,尽管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在日落时分共同迎来了夜晚。

最后,“乘时作好音,独与春山绕。山鸟日欣欣,君子毋心悄”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情感和对生命的尊重。他赞美鸟儿在春天里发出的美妙歌声,与山林融为一体,同时鼓励人们(君子)不要因生活中的烦恼而心生忧愁,要像山鸟一样,享受自然的美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山中鸟儿的生动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咏菘

安肃民风多学圃,灌园种得满畦菘。

嘉生尚剩霜前色,活计原同秋后丰。

至味尽堪资玉食,閒情还与命诗筒。

绿丛翠甲浑如画,风趣周颙想像中。

(0)

赋得雨后花

雨后风光别,花容略可论。

珠垂插鬓靥,奁置洗头盆。

濯锦当年里,浣纱夕照村。

不堪回首处,几点渍啼痕。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十四棋石

圆子星躔布,方枰玉样陈。

孤松立其侧,恰似烂柯人。

(0)

讨源书屋

宿雨润平林,晓风发幽谷。

书窗通四邻,骋望皆如沐。

寻流可得源,源流会一辙。

穷理在致知,吾闻诸前哲。

良农喜时雨,我亦惜分阴。

不然忧虑多,义府何心寻。

丛楚既森郁,奔泉复滂湃。

坐忘契静观,何必劳行迈。

地偏自无俗,轩幽不须广。

时有报衙蜂,含花入书幌。

衣履绝尘壒,须眉俯洁清。

山阴王逸少,妙会镜中行。

轻烟才出林,奔云旋作雨。

读诗爱浣花,无能继其武。

平桥隔横溪,溪头芳草萋。

过来回望处,霁霭傍川低。

(0)

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四

百年礼乐庆昭融,保泰常持惕若衷。

漫以新诗鸣豫大,谁将忠告赞钦崇。

傅岩梦赉应无藉,唐室赓歌讶许同。

心喜百僚知我意,不将高议诩升中。

(0)

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其二

瑞旭曈昽霭扇鸾,筵开翰墨会衣冠。

五车四库从来纪,刘井柯亭取次看。

玉版挥毫盈凤沼,花瓷赐茗擘龙团。

济川自古资舟楫,便欲因寻学海澜。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