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三忆金台》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三忆金台》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忆昔金台北,骊珠洒凤楼。

鹓鹭千行肃,晶光灿晓旒。

香烟携满袖,归辔染鹴裘。

遥望如冰署,金马化银鞦。

玉堂人似玉,藜火倍清幽。

兴酣时落笔,诗成百象浮。

神霄容点缀,昆圃恣搜求。

自疑人世里,举目尽瑶丘。

岂虞星物变,风景日飕飕。

沦落今如此,何处想瀛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金台北的美好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繁华景象与个人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骊珠洒凤楼”、“香烟携满袖”、“藜火倍清幽”等,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壮丽与雅致,也体现了人物的高洁与才华。

“鹓鹭千行肃”,以鹓鹭比喻官员的整齐排列,形象地展示了官场的秩序与庄重。“玉堂人似玉”,则赞美了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气质与纯洁品格。“兴酣时落笔,诗成百象浮”,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想象。

“神霄容点缀,昆圃恣搜求”,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探索,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自疑人世里,举目尽瑶丘”,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憧憬。

最后,“岂虞星物变,风景日飕飕”,反映了诗人面对变化无常的世界,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坚持。“沦落今如此,何处想瀛洲”,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人生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谨步原韵两章奉贺章仰苏先生重游泮水·其二

世代沧桑废国盟,新朝新贵尽时英。

渔樵隐逸行吾素,耕读逍遥随我情。

圣庙三桥君又到,文场八股孰重赓。

逢斯盛举应仲庆,勉缀芜词吟兴生。

(0)

题赵维松学兄皦日图五首·其一

神仙夫妇说刘纲,事出流传属渺茫。

何若丹青成卷轴,风仪仰处识鸿光。

(0)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其一

茅檐低覆竹篱斜,密树阴中三两家。

时有新红出寒绿,秋深木槿又开花。

(0)

在沪得悲庵书还家后寄秦生伯未

吾因交秦生,始识悲庵书。

纵笔任所往,尺幅力有馀。

刚以柔为用,神存运笔初。

驰逐意为马,旋折气为车。

意气非有象,抗情在太虚。

墨沈结馀采,想见神脘摅。

纪以同治年,陶氏为之储。

朝悬沪北寺,日暮归吾庐。

谁知尘土中,乃有英琼琚。

(0)

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其一

盭气阨金台,禁城中夜开。

燕成巢幕谶,盗窃大弓来。

西北荒边备,东南剩劫灰。

谁将遏乱略,指望出群才。

(0)

陆涧鹤年伯以和卢彬士金陵绝句见示因次其韵六首·其三明孝陵

纪功碑碣总成空,铜狄无端出殡宫。

三百年来禁樵采,为谁移置市门中。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