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沧桑废国盟,新朝新贵尽时英。
渔樵隐逸行吾素,耕读逍遥随我情。
圣庙三桥君又到,文场八股孰重赓。
逢斯盛举应仲庆,勉缀芜词吟兴生。
世代沧桑废国盟,新朝新贵尽时英。
渔樵隐逸行吾素,耕读逍遥随我情。
圣庙三桥君又到,文场八股孰重赓。
逢斯盛举应仲庆,勉缀芜词吟兴生。
这首诗描绘了时代变迁与个人追求的深刻对比。首句“世代沧桑废国盟,新朝新贵尽时英”反映了历史的更迭与权力的转移,旧有的国家盟约被遗忘,新的朝代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物。这种变化既包含了历史的必然性,也暗示了社会结构和权力中心的流动性。
接着,“渔樵隐逸行吾素,耕读逍遥随我情”则转向了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里通过“渔樵”和“耕读”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自我坚守和精神独立。
“圣庙三桥君又到,文场八股孰重赓”两句,可能涉及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这里的“圣庙”可能指的是孔子庙或其他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三桥”可能是通往这些地方的桥梁,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通道。“文场八股”则可能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文章形式,暗示了传统教育与文化的延续。这两句或许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以及个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
最后,“逢斯盛举应仲庆,勉缀芜词吟兴生”表达了诗人面对重大事件或场合时的喜悦之情,以及自己创作诗歌的冲动。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欲望,也可能蕴含着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庆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变迁和个人选择,展现了对传统与现代、自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上弦谡谡松风鸣,下弦汩汩乃作厓山之海声。
当时一弹再鼓处,山石欲裂天为惊。
永嘉道出清原寺,雨黑镫昏不成睡。
手挥行箧七条弦,诗写孤臣两行泪。
泣山鬼兮云沈沈,感君恩兮波深深。
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
糁羹尚记板桥道,麦饭谁哭冬青林。
景炎时事可知矣,空抱壮怀犹不已。
五坡岭,零丁洋,可怜道路摧肝肠。
何如青原山中留宿夜,清商一曲龙吟长。
生在南天死北地,流落孤琴旧时字。
故友惟留玉带生,西台已碎竹如意。
吁嗟乎,坏漆凄凉五百秋,茫茫谁刺海滨舟。
高山流水臣心在,尚欲黄冠故国游。
唾绿流澌清泚泚,明妆奁镜窥西子。
绛衫红袖书帏纱,竹外渔娃三两家。
大罗天上探花使,爪痕鸿雪聊栖止。
兴来绿蚁盈红螺,王郎拔剑檀郎歌。
临流漱齿齿为冷,退隐湖山推管领。
我亦解组归林丘,神仙郭李欣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