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功碑碣总成空,铜狄无端出殡宫。
三百年来禁樵采,为谁移置市门中。
纪功碑碣总成空,铜狄无端出殡宫。
三百年来禁樵采,为谁移置市门中。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变迁的感慨。首句“纪功碑碣总成空”,感叹那些记载功绩的石碑如今已成空谈,暗示了历史的遗忘与变迁。接着,“铜狄无端出殡宫”一句,以“铜狄”(可能是铜制的人像)从殡宫中出现,象征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突然显现,或是某种不寻常的历史现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三百年来禁樵采”表明在过去的三百年里,明孝陵及其周边地区被严格保护,禁止砍伐树木,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然而,最后一句“为谁移置市门中”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最终为何会被移到市门之中?这不仅反映了历史遗迹位置的改变,也暗含了对这些遗迹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遗迹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记忆消逝以及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