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徐州陶公阁》
《登徐州陶公阁》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古风

秦皇心八荒,东游巫王气。

真人常自疑,山中匿刘季。

项王战五年,一夕楚歌至。

汉德忽衰落,群雄据燕冀。

先主久落魄,思攫寸土寄。

嗟嗟我徐州,久为用武地。

贤哉陶恭祖,揖让靖枭贽。

闾阎安鸡犬,父老免离弃。

献帝初无恙,取土亦何意。

为问刘使君,东来能无愧。

阿瞒驱兵来,下邳忽失利。

百姓转沟壑,亡命仅数骑。

他年入成都,刘璋亦让位。

人弃我所取,一再攻不备。

平生欺孤弱,所至得之易。

历数虽有归,英雄终虚伪。

邓艾来阴平,兴亡如儿戏。

天意本无常,人事亦何为。

得土必杀人,螳雀争觎觊。

一姓岂终极,孤城几易帜。

宁令万骨枯,成我数年事。

所谓吊伐心,大盗胜者贵。

逐鹿满今古,心迹岂同异。

哀哉众生灵,浩劫将焉避。

益思陶公贤,千载感高义。

下车登城楼,怆然出涕泗。

(0)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英雄行为的反思。首句“秦皇心八荒,东游巫王气”暗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野心与东巡的壮志,随后通过“真人常自疑,山中匿刘季”转向汉朝兴起的故事,暗示刘邦的韬光养晦。

“项王战五年,一夕楚歌至”描绘了楚汉战争的激烈,而“汉德忽衰落,群雄据燕冀”则反映了西汉末年的动荡。诗人感慨刘备的落魄与陶恭祖的谦让,赞美其对徐州的治理使得百姓安宁。

“献帝初无恙,取土亦何意”质疑曹操取地的动机,接着批评其残暴,“阿瞒驱兵来,下邳忽失利”描述了曹操败于吕布的情景。诗人认为,尽管曹操取得胜利,但其本质虚伪,最终导致灭亡。

“邓艾来阴平,兴亡如儿戏”讽刺三国时代的易主,表达对天意与人事无常的感叹。最后,诗人借陶公的高尚品德,反思历史上的争夺与杀戮,提出“所谓吊伐心,大盗胜者贵”的观点,对众生的苦难表示哀怜,并对陶公的高尚情操深感敬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评价,揭示了对英雄行为的道德审视,以及对和平与仁义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仪真道中·其三

旋捣香粳炊玉粒,饱肥鲜鲫鲙银丝。

他年虚费太官粟,到得江头已恨迟。

(0)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其三

急雨冷捎溪,寒烟晓横塞。

茅屋来轩车,中有隐者在。

市朝一何有,云水两无碍。

笑向尘世人,不知是何代。

(0)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其三

重叹张夫子,神襟遽弗宁。

摧山倾岳算,萎哲奄椿龄。

旧室惟图像,新阡但刻铭。

何堪听歌挽,埋玉在幽坰。

(0)

颂古四首·其四

线道难分处,须知不是伊。

牛头按尾上,岂借大阳辉。

(0)

次韵朱新仲席上赋梅花影四首·其一

老禅墨戏信奇哉,山谷称扬意亦瑰。

未似灯前出寒影,真香不假返魂梅。

(0)

次韵黄元授喜雨诗

沟塍流水已源源,还有馀波及众川。

焦稼顿苏苗薿薿,涸池重见叶田田。

休疑两种分乾湿,且喜脩罗罢铠鋋。

平籴莫将同上熟,恐教闾井却骚然。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