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道中·其三》
《仪真道中·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旋捣香粳炊玉粒,饱肥鲜鲫鲙银丝。

他年虚费太官粟,到得江头已恨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美食与感慨。首句“旋捣香粳炊玉粒”,生动地展现了在旅途中,捣碎香甜的稻米,煮成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米饭,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满足感。次句“饱肥鲜鲫鲙银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道美味的菜肴——用新鲜肥美的鲫鱼切成细丝,令人垂涎欲滴,仿佛能感受到食物的鲜美和旅途中的小确幸。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美食的享受上,而是转向了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与遗憾。“他年虚费太官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浪费资源、未能珍惜时光的自责与反省。这里的“太官粟”象征着公共资源或珍贵的物资,诗人意识到自己曾经或许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感到内疚。

最后,“到得江头已恨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到达目的地时,心中充满遗憾,暗示了他可能错过了某些重要的时刻或机会。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机遇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及时把握生活美好瞬间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资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的反思与遗憾,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其一

鸡鸣发征夫,驱马万壑黑。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

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

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

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

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

(0)

渡江

铁瓮城高落日沉,秋涛滚滚起层阴。

天教设险分南北,水识朝宗自古今。

风急江豚吹中浪,月明乌鹊绕空林。

千年销尽英雄气,留与吾侪击楫吟。

(0)

毕孝子宁古塔负祖父骨归里

混同江畔沙草黄,阴云昼翳天无光。

羁囚廿载老为鬼,往往夜哭思家乡。

虬山孝子痛父戍,赍志穷荒愿身赴。

蕙兰憔悴悲春晖,早向秋风委霜露。

铁岭辽河五十秋,旅魂漠漠伤淹留。

鸡竿明诏下鳌禁,忽许枯骼还山丘。

孝子遗孤年已壮,帝阙奔号请归葬。

西曹求檄颁故迟,踯躅京华家破丧。

万里穷多事远征,饕风密雪逾长城。

呵冰须发晓每冻,闻角区脱宵常惊。

幽泉负骨旋乡里,马鬣齐封堂斧似。

两世精诚事竟成,不愧一门双孝子。

(0)

赠唐魏公

辕驹苦局促,寒猬多羞缩。

市儿眼如豆,群疑偏满腹。

欲吐还复茹,嗫嚅私相属。

多君挺英姿,天马脱羁束。

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闻者舌尽挢,言出人人服。

岂惟言服人,石画如刳竹。

一官聊摄间,舌敝颖亦秃。

愿垂竹帛名,志不在食肉。

会当携巨觞,对君洗尘俗。

同登光岳楼,齐鲁归洞嘱。

岱峰云荡胸,东海日初浴。

俯仰天地观,好纵千秋目。

(0)

外舅查声山先生挽辞

夙有莼鲈志,秋风忆钓竿。

地高投足险,恩重乞身难。

诗酒尘边废,林泉画里看。

诵诗时叹羡,每在硕人宽。

(0)

登楼

万里辞吴会,经年滞越舟。

两行乡国泪,独上海山楼。

飓母威难近,蛮云瘴不收。

炎荒非我土,何事爱南游?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