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儒冠误,知君意颇真。
心能识故我,名已让他人。
谢傅登山屐,陶公漉酒巾。
只今吾愧汝,碌碌尚风尘。
不受儒冠误,知君意颇真。
心能识故我,名已让他人。
谢傅登山屐,陶公漉酒巾。
只今吾愧汝,碌碌尚风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继登写给友人鲁生的赠诗,通过对比自身与友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表达了对友人真挚情谊的赞赏以及对自己碌碌无为生活的自省。
首联“不受儒冠误,知君意颇真”,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认为自己没有被儒家的外在束缚所误导,而友人的心意则显得尤为真诚。这里既是对友人品格的肯定,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的反思。
颔联“心能识故我,名已让他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与名声的态度。他认为内心能够认清真实的自我,而名声则已经让给了他人,这既是对个人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评价体系的一种超越。
颈联“谢傅登山屐,陶公漉酒巾”,运用典故,以东晋名臣谢安登山时穿的木屐和东晋诗人陶渊明漉酒时戴的头巾为喻,表达了对友人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羡慕。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人生活的雅致与超脱,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忙碌世俗生活的不满。
尾联“只今吾愧汝,碌碌尚风尘”收束全诗,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如今只能愧对友人,仍在尘世中奔波劳碌,未能达到友人那样的境界。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现状的深刻反省,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
五马登城堞,平分载酒船。
无家寒食客,小雨惜花天。
循抚恩何厚,飘零命最邅。
閒愁不用遣,一醉暂成仙。
立屋聚群经,执经授诸儿。
趋善务深畜,言行蹈前规。
譬欲种嘉禾,春膏力锄犁。
一朝秀而实,刈熟当如坻。
遂为道德饱,用济斯民饥。
庭木岂不美,凉阴奉遨嬉。
池水岂不深,濯热临清漪。
作止既可乐,左右皆宜之。
瑶琴谁为弹,倚声奏吾诗。
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
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
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
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
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
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
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
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
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
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
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
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
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
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
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
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
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
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
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
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
《送胡与几被召赴阙》【宋·郭祥正】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
https://shici.929r.com/shici/tiIUle1Ig.html
跨空起高阁,北望敬亭山。
白云无根蒂,舒卷随风还。
或堕溪水上,却萦松石间。
就之既明灭,了然不可攀。
谢公赛雨诗,千秋泻潺潺。
李白弄月处,寒光湛清湾。
神交自冥合,彷佛眉睫间。
使我恋此境,每来终日閒。
如何一挥手,失势落尘寰。
功业复未就,但惊须鬓斑。
沧浪不可濯,执热长汗颜。
缅怀大道师,焚香坐玄关。
悲心度群苦,振锡鸣金镮。
行当禀慈诲,惠照开昏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