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年冬大礼五首·其五》
《三年冬大礼五首·其五》全文
唐 / 曹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太和琴暖发南薰,水阔风高得细闻。

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

翠微呼处生丹障,清净封中起白云。

今日病身惭小隐,欲将泉石勒移文。

(0)
翻译
太和琴音温暖如南风轻拂,水面辽阔风力强劲时能清晰听到。
在苍茫的大海上唱歌,夔作为伴奏者;在历山修行禅定,舜成为引导者。
在翠绿的山色中呼唤,红色的屏障仿佛生长;在清静之地,白云悠悠升起。
如今病弱之躯,深感愧对隐居生活,想借写文章来记录这山水之美。
注释
太和:指天地间和谐的气息。
琴暖:琴音温暖。
南薰:南方的和煦之风。
水阔:水面宽广。
风高:风力大。
夔:古代传说中的音乐神兽。
相:伴奏者。
历山:古代山名,与禅修有关。
禅:佛教的静思。
舜:古代贤君。
翠微:青翠的山色。
丹障:红色的山峰。
清净:清静无尘。
白云:象征高洁。
病身:病弱的身体。
小隐:小型的隐居生活。
泉石:泉水和山石,代指自然景色。
勒移文:写下文章记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意趣。诗人通过对琴声、南风、水阔与风高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将听者引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在这里,沧海与历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诗人心灵所寄托的地方,而夔是相和舜为君,则是在这个仙境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神话色彩。

翠微呼处生丹障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一种仙家采药的情景,清净封中起白云则让人联想到道家修炼之术。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超脱红尘、达到精神自在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今日病身惭小隐,欲将泉石勒移文”表达了诗人因身体抱恙而不能亲赴山林之憾,并希望能将自然景物移置于自己的居所之中,以此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理想的一种抒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曹唐

曹唐
朝代:唐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则当有遗佚。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
猜你喜欢

哭黄少府

大节群公倡,儒科慕冉颜。

远分天子命,长觉吏徒闲。

秋入篇章里,川行翰墨间。

壑舟今已矣,老泪为渠潸。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三十三

竹里梅花映白头,梅花欲动忆吾州。

只今且为梅花醉,试问梅花可忍不。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六

万本青松,后人标榜。临济儿孙,当机不让。

千古清凉树荫人,法门梁栋真堪赏。

初莫学黄梅道者,贪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

无地著浑身空惆怅,丛林难免无根谤。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一

昨夜唧蟟吞跛鳖,天明屙出一团铁。

平地翻身触险崖,擘破昆崙成八橛。

捻土为香供养伊,细问因由不肯说。

不肯说,太饶舌。

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扫取门前雪。

(0)

布袋赞·其五

布袋肩驮冷笑时,肚肠恶毒是人知。

重重败缺难遮掩,犹自回头望阿谁。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二十二

直如弦,曲如钩。易见难识,老倒赵州。

世事但将公道断,人心难似水长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