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使心悬布水台,征帆迟向蠡湖开。
苍苍五老云间待,冉冉双旌洞口来。
明月且圆居士法,炎天方倚大夫才。
簪缨未尽君亲事,暂拂屏风九叠回。
宪使心悬布水台,征帆迟向蠡湖开。
苍苍五老云间待,冉冉双旌洞口来。
明月且圆居士法,炎天方倚大夫才。
簪缨未尽君亲事,暂拂屏风九叠回。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前往庐山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联“宪使心悬布水台,征帆迟向蠡湖开”以“心悬”二字生动地刻画出官员对行程的期待与紧张心情,而“布水台”与“蠡湖”则为这一行程增添了历史与自然的厚重感。次联“苍苍五老云间待,冉冉双旌洞口来”运用拟人手法,将五老峰与双旌(可能指官服上的标志)赋予生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接着,“明月且圆居士法,炎天方倚大夫才”两句,既表达了对官员才能的赞誉,也暗示了旅途中的美好时光,如明月般圆满。同时,通过“居士法”与“大夫才”的对比,展现了官员在不同场合下的角色与成就。
尾联“簪缨未尽君亲事,暂拂屏风九叠回”则表达了官员对家庭与国家责任的深刻理解。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忘尽忠职守,对君王与亲人负有责任。最后一句“暂拂屏风九叠回”,形象地描绘了官员暂时放下公务,回归家庭生活的场景,体现了其对家庭的眷恋与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官员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还深情地表达了对家庭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
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
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
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
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
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
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寒潭黑虬老不死,偶向潭中攫云起。
雪深霜厚忽僵立,万点骊珠缀花蕊。
清芬微动月皆香,古干屈蟠铁难比。
天荒地老不知年,仿佛传闻自唐始。
唐家铁柱支炎天,荆榛久没蛮中烟。
玉斧划断梁益土,冷落又阅三百年。
此时灵虬在何处,抱珠想复潭中眠。
时平神物再出世,腾拿依旧蟠蜿蜒。
从此花开有常岁,岁岁天地春先旋。呜呼!
和羹自古须此材,蒟酱乃使西南开。
金马去已久,碧鸡不再来。
余此一树好枝格,不知几生始修得。
莫更踊跃变化入潭中,使我华山昆水无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