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
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
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
无聊独绕珍丛,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
几幅蛮笺书遍了,不尽万重离思。
画槛闲凭,幽芳共赏,往事依稀记。
兵干扰攘,故乡名岁归未。
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
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
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
无聊独绕珍丛,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
几幅蛮笺书遍了,不尽万重离思。
画槛闲凭,幽芳共赏,往事依稀记。
兵干扰攘,故乡名岁归未。
这首《百字令·秋日看花感怀》由清代诗人劳纺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看花,感怀故乡的凄美画面。
首先,“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开篇以静谧的轩馆和垂地的湘帘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波纹蹙动,仿佛是内心情感的波动,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描绘了庭院中树木的影子随着斜阳的移动而变化,主人公独自站在碧纱窗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通过“轻红”与“瘦绿”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之美,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凋零与新生的交替,以及主人公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美丽花朵时的惆怅之情,以及与远方亲人相隔千里的思念之苦,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无聊独绕珍丛,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忧愁,独自在花丛中徘徊,寒泉的灌溉象征着内心的自我慰藉,但愁绪却难以平复,最终化为破碎的心灵。
“几幅蛮笺书遍了,不尽万重离思。”通过书写来表达无尽的离别之思,虽然纸笔可以承载情感,但无法完全传达心中的万千思绪,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画槛闲凭,幽芳共赏,往事依稀记。”在画框边闲适地倚靠,与幽香的花朵共同欣赏,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虽是片刻的宁静,却也勾起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最后,“兵干扰攘,故乡名岁归未。”在战乱纷扰的背景下,故乡的归期仍未可知,表达了对和平与故乡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看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洛中金界通西域,叠嶂相连兴无极。
画图浓淡自天开,涧树岭云真水墨。
宦侣羁人随胜缘,颇同怀抱异筋力。
题名绝崖能定心,指顾泬寥临叵测。
为爱此泉今复来,遮莫阴晴皆有得。
素弦倒写半天声,白练长悬太古色。
松亭坐赏清吾神,衰年后游焉可频。
黄叶杂苔秋寂寞,樽前不遇桃花春。
来时风雨迎,去时风雨送。
山灵未必忌诗狂,何阻跻攀访仙洞。
老衲鸣钟车马归,人间几夜卢岩梦。
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
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
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
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
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
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