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香花新开五首·其五》
《瑞香花新开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馨德潜丘壑,春风是往还。

新从众香国,移种洞庭山。

孤韵真无对,千花夐莫攀。

骚经吾欲续,谱入芷蘅间。

(0)
注释
馨德:美好的品德。
丘壑:山川、沟壑。
众香国:比喻香气浓郁的地方。
洞庭山:指湖南洞庭湖边的山。
孤韵:独特的韵律。
千花:形容众多花朵。
骚经:指《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芷蘅:两种香草,芷指白芷,蘅指杜衡。
翻译
美德深藏于山川之中,春风不断往返吹拂。
我刚从香气四溢的国度归来,将花卉移植到洞庭湖畔的山上。
这孤独的韵律难以找到匹配,千朵花也无法攀比。
我想要在《离骚》这部诗集中续写,将它们编入香草的行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瑞香花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情感。"馨德潜丘壑,春风是往还"一句,透露出瑞香花在春天的气息中悄然开放,其清新之香弥漫于幽深的山谷之间,而春风似乎也随着这种香味来回游走。

"新从众香国,移种洞庭山"表明诗人将瑞香花从其他繁华的地方移植到洞庭湖附近的山上,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映射出他对于美景的独特品味和追求。"孤韵真无对,千花夐莫攀"则抒写了瑞香花在众多花中独具一格,其清高脱俗之美,让人难以找到可以比拟的对象。

最后两句"骚经吾欲续,谱入芷蘅间"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古代骚人(如屈原)的风格,将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谱入芷蠁间"则是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文艺创作中,就像是在芷蘅之间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清新脱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春晓

春淀宿雨收,侵晓云犹重。

水风增料峭,吹泮烟濛蓊。

进舟向前川,面迎朝旭拥。

阳煖而阴寒,知从益惕悚。

水乡亦事农,润含绿麦垄。

时节近清明,未花花意动。

昨来虑踟躇,释哉诗兴涌。

(0)

贾岛故里

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

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

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

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

(0)

仿倪瓒江岸望山图并用其韵题句

不留烟霭快初晴,了了岚光入眼明。

笑我曾同高士兴,隔江亦复远山横。

钱塘秦望应如昔,白傅苏公只剩名。

若向锦贉论气韵,输他老骥骛前程。

(0)

读史记随笔·其十二

一文一质变相生,陈粟相因露积赢。

黩武求仙平准创,炎刘治乱此分明。

(0)

览本口号

报丰为喜报灾愁,愁喜无常似转流。

只有爱民些子志,寸田千载恻然留。

(0)

过峰山口·其一

远望岧峣近等閒,长城犹在白云间。

峰姿树态休嫌少,却是东来第一山。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