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陈休斋莲华峰之作》
《次韵陈休斋莲华峰之作》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八石天开势绝攀,算来未似此心顽。

已吞缭白萦青外,依旧个中云梦宽。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题为《次韵陈休斋莲华峰之作》。诗中描绘了莲华峰的雄伟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八石天开势绝攀”,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莲华峰的高耸入云,仿佛是天门洞开,难以攀登。这里的“八石”并非实指,而是借喻,强调山峰之高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算来未似此心顽”,转而表达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震撼与感慨。这里的“顽”字,既可理解为顽固不化,也可解读为坚韧不拔。在诗人看来,自然界的力量与美,远非人类所能完全理解和征服,这引发了他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探索。

“已吞缭白萦青外”,进一步描绘了莲华峰周围环绕的云雾,如同白色的丝带缠绕着青翠的山峦,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雾赋予生命,使其成为山峰的一部分,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最后,“依旧个中云梦宽”,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广阔无垠的敬畏之情。即使是在云雾缭绕之中,莲华峰依然展现出其宏伟的气势,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的“云梦”不仅指眼前的云雾,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遐想与梦想,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心灵之间的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莲华峰的壮丽景色及其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

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

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

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

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

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

(0)

送中弟

秋风入疏户,离人起晨朝。

山郡多风雨,西楼更萧条。

嗟予淮海老,送子关河遥。

同来不同去,沈忧宁复消。

(0)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0)

对萱草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0)

沣上醉题寄涤武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

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0)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