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安际会时,客情乡思两依依。
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
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
昔日长安际会时,客情乡思两依依。
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
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友情的主题,通过对过去某个时刻的回忆来表达。诗人首先提到“昔日长安际会时”,这是对过往在长安(古代京城,即今天的西安)相聚时光的追忆。"客情乡思两依依"则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友情和乡愁交织的情感状态。
接着,“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用富丽堂皇的景象来描绘官员们在朝廷中的位置和地位,每个人都像云中之鸟,各自奋飞,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场合的观察。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则是对两种不同职责官员的描写。御史掌管监察,班资即官位之阶;谏官负责直言提醒,章绶象征着文职之贵。这里强调的是他们各自承担的重任,以及对于才能的自我反省。
最后,“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处理边疆军务时的情景,并感叹这种缘分在历史上是多么难得。"藩宣事"指的是边关和宣传的国家大事,"共理"意味着一起商讨,这里的“今来”即是诗人与友人的当前境遇。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顾,以及对现实职责的认真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相逢之难得的哲思。
一纲举,万目张。建炎帝,开重光。
首窜卖国牙,继诛易姓王。
募军买马事战备,誓为吾君复旧疆。
忤汪黄,七十五日中书堂,奉祠已落张公章。
嗟乎一纲去,万目弛,□马长驱饮江水。
张公督战方未已,张公督战方未已!
绝壁倚霄汉,千峰势如驰。
何年五丁士,凿石连天梯。
萦纡不可上,髣髴登峨眉。
白石齧我足,霜风吹我衣。
前途政迢递,我已筋力疲。
寒花道傍开,幽鸟林间啼。
彷徨俯自慰,少憩日已西。
浮生浪奔走,困踣胡尔为。
他年履坦道,慎勿忘崄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