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炮何年物,沈埋沙砾中。
斑驳久韬晦,猝获称神功。
量弹装斗馀,正苦药难供。
百觔由郡来,一试响彻空。
霹雳喷天花,冲突滚火龙。
闻之皆胆落,逐寇走匆匆。
幸哉此一隅,赖兹免粤锋。
巨炮何年物,沈埋沙砾中。
斑驳久韬晦,猝获称神功。
量弹装斗馀,正苦药难供。
百觔由郡来,一试响彻空。
霹雳喷天花,冲突滚火龙。
闻之皆胆落,逐寇走匆匆。
幸哉此一隅,赖兹免粤锋。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使用大炮的情景,充满了紧张与震撼的氛围。诗人通过“巨炮”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武器的威力,也暗示了历史的沉痛记忆。诗中的“斑驳久韬晦”描绘了大炮在长时间的埋藏后突然显露出其神勇的力量,“量弹装斗馀”则展示了大炮装载弹药的壮观场面。通过“霹雳喷天花,冲突滚火龙”的描述,诗人生动地再现了大炮发射时的惊天动地景象,以及其对敌人的震慑力。
“闻之皆胆落,逐寇走匆匆”这两句,通过旁观者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大炮威力的震撼效果。最后,“幸哉此一隅,赖兹免粤锋”表达了对大炮在关键时刻保护一方平安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古代战争中大炮作为重要军事力量的特殊魅力,以及它在特定历史时刻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侧身天地间,俯仰无一是。
既非祝鮀佞,又无宋朝美。
直道事世人,焉得不谗毁。
谗毁日以来,我心日以哀。
仰视双飞翼,引领空徘徊。
徘徊不能去,忽忽事多故。
往者不足论,来者亦何据。
知音不存我,兰苕伤白露。
已矣何所悲,且读渊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