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
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
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
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
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
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
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晓入宜春苑"一句,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是在清晨进入一个名叫宜春的花园。这不仅设定了诗歌的情境,也暗示着一种期待和喜悦的心情。
紧接着的"秾芳吐禁中",通过对鲜花初绽的描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禁中"可能指的是深闺或宫苑之内,不仅强调了花朵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好。
"剪刀因裂素"和"妆粉为开红"两句,则通过对裁剪丝线和化妆点染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细节处理的精细和匠心。这里的"裂素"可能是指用剪刀裁断的白色丝线,而"妆粉为开红"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如同化妆后的美丽。
"彩异惊流雪"一句,通过对颜色的描写,传递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香饶点便风"则以香气随风飘散来形容花香的浓郁和自然,这里的"点便风"也许暗示着一种细腻且不经意的动作。
最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两句,则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裁成"可能是指通过对花的裁剪和装饰来理解自然的规律,而"万物与花同"则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即万物皆有其共同之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美丽事物的欣赏,还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哲理: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打磨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人可以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境界。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
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
凭阑干、半醒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