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本皆幻,聊与影相从。
于兹未能忘,更欲求其同。
我神夫岂远,故在阿堵中。
灵景合内外,逍遥方未终。
有形本皆幻,聊与影相从。
于兹未能忘,更欲求其同。
我神夫岂远,故在阿堵中。
灵景合内外,逍遥方未终。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自赞并赠写真陈伯玉》。诗中,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认识。"有形本皆幻",开篇即揭示了世间万物皆为虚无的观念,认为一切物质形态都是暂时的幻象。接着,诗人通过"聊与影相从",比喻人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暗示自我与虚幻世界的紧密联系。
"于兹未能忘,更欲求其同",表达了诗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仍难以完全超脱,渴望在内心深处找到与这虚幻世界相同的某种存在。"我神夫岂远,故在阿堵中","我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或灵魂,"阿堵"在此处指代画像或写真,诗人认为自己的精神其实并不遥远,就在眼前的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灵景合内外,逍遥方未终",进一步阐述了内外合一的境地,即精神与外在形象的融合,使得诗人能够在这份交融中获得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逍遥自在,但这种追求似乎并未结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探索还在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虚幻与真实、内在与外在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柏君挺挺英雄姿,出佐薇省丁时危。
愁闻两浙已瓦解,江南民命犹悬丝。
楼船一旦下江水,杀气兵氛压城垒。
大臣夙驾思弃城,战士魂销将心死。
臣虽力困肝胆存,臣当杀身思报恩。
誓将一木支颓厦,肯竖降帜登辕门。
人生恩爱岂不顾,讵忍贪生负天子。
半空烟涨楼宇红,尽室魂飞剑光紫。
呜呼气分光岳臣道衰,卖降授节纷陆离。
巍巍廊庙已如此,扶持世教非公谁,扶持世教非公谁。
迎晚纱窗还闭。又早是、兰缸孤对。
炉里双烟,床边单枕,合并恼人心意。独伊见慰。
却繠繠、结成红穗。讶道来朝何喜。
莫也似、蛛丝相戏。
金粟非秋,银花连夜,猜料翻教无寐。宵阑频睇。
焰虽残、肯将轻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