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日本使僧归国》
《送日本使僧归国》全文
明 / 李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斗场曾得识高颜,杖钵萧然世外閒。

已向檀林脩白业,更携瓢史历青山。

肩挑云影江头别,衣带天香海上还。

到日贤王如有问,八方职贡列朝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日本使僧归国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佛法修行的崇敬。首句“斗场曾得识高颜”,以“斗场”象征相遇之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初识时的场景,用“高颜”形容友人,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尊敬,也暗示了友人非凡的气质或地位。

接着,“杖钵萧然世外閒”一句,通过描述友人手持杖和钵,远离尘嚣,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展现了友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佛教修行的决心。“已向檀林脩白业,更携瓢史历青山”,进一步说明友人不仅在檀林中修习佛法,还带着瓢和史书,游历山川,追求知识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其生活的丰富性和对知识的渴求。

“肩挑云影江头别,衣带天香海上还”,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情景:他肩上似乎挑着云影,告别江边,然后乘船远航,衣带间似乎带着海上的香气,返回故乡。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描写,既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也暗示了友人旅程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到日贤王如有问,八方职贡列朝班”,预想友人回国后,面对国王的询问,可以自豪地介绍自己在各地的见闻和经历,以及所承担的职责,表明友人不仅是佛教的传播者,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国旅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国家荣誉的自豪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食梨戏作

鹅声鹢鹢梨百颗,多谢乡人远遗我。

放鹅出笼且养之,爱渠日浴当清池。

梨择数颗呼爨仆,缊火爇薪为蒸熟。

擎来去柄削其皮,软脆颇足充吾饥。

记得往年涉远道,南北两京梨最好。

就中二美堪齐驱,雪梨香水天下无。

风滋露味生最上,熟之似员方竹杖。

西江所产涩者多,间如嚼木齿欲讹。

是品只可令熟啖,不比两京熟味淡。

噫嘻凡物皆有宜,岂独区区口腹梨。

(0)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

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0)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

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

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

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

(0)

是夜对月再成绝句

明月中秋节,驰书海外来。

自今天汉上,万里烟云开。

(0)

由鲇鱼池出关咏瀑布水

巉岩瀑布挂前川,树冷烟寒羃碧天。

关外黎民风俗厚,涵濡威德已多年。

(0)

东岳庙

冕旒搢珽座青宫,曾见虞巡二月东。

神语虚空闻武帝,天书郑重拜真宗。

六朝桧柏龙形老,四壁云雷蜃气通。

负海环封齐十二,五诸侯位冠中嵩。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