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其三题寒蝉秋菊图》
《浪淘沙·其三题寒蝉秋菊图》全文
清 / 李炳灵   形式: 词

又近菊花时。抱叶蝉嘶。秋声秋色两相宜。

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音远最高枝。

不借凉飔。清风彭泽可能追。

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

(0)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浪淘沙·题寒蝉秋菊图》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与情感的小令。诗人以寒蝉和秋菊为载体,展现了秋天特有的韵味。

"又近菊花时",开篇点明时令,暗示菊花盛开的季节即将来临,渲染了浓厚的秋意。"抱叶蝉嘶",通过蝉鸣之声,描绘出秋日的宁静与寂寥,蝉声仿佛在诉说着秋的哀愁。

"秋声秋色两相宜",进一步强调了秋声与秋色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借用齐国女子怀念丈夫的典故,将菊花比作思妇,寄托了诗人淡淡的离愁别绪。

"音远最高枝",蝉鸣声渐行渐远,似乎升至高高的枝头,象征着情感的升华和飘渺。"不借凉飔",则写出秋风吹过,却无法带走诗人内心的愁绪。

"清风彭泽可能追",彭泽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对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难以追寻。"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尽秋思,那份深深的感怀和无处不在的秋意交织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秋日情怀。

作者介绍

李炳灵
朝代:清

?-1919后,字可渔,垫江(今四川省垫江县)人。光绪五年(1879)中举,后选授德阳县教谕,曾与谢必铿重修《垫江县志》。据《垫江中学校史》,1907年任垫江中学前身忠州学堂堂长,1912及1919任垫江县立中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延津歌送韩令

延津寇过馀少男,延津县令莫停骖。

双凫直向黄河北,一雁先飞清卫南。

黄河岸边不种麦,浊浪滔天多贾客。

城中少男尔勿愁,县令到时为买牛。

(0)

桃川宫四首·其一

神宫矗飞观,结构俯层丘。

上翳万年树,下映千尺流。

仙踪久已没,百代传其由。

荒涂横白云,寥寥安可求。

(0)

采葛篇

野风吹葛葛逾好,绾雾萦烟青袅袅。

溪回水白云石苍,石根吊蔓百尺长。

越妇腰镰赤双足,褰裳行歌入中谷。

朝日未出雾露寒,花繁叶密采掇难。

年年绩丝作絺绤,奉以服君君莫斁。

君知衣葛好,不知采葛苦。

白日畏逢蛇,月黑畏逢虎。

君不见吴王宫中细腰女,日向歌筵著白苧。

(0)

宋陵

玉辇横江一苇通,青山聊此凿玄宫。

兵戈不救长河外,剑履终沈瀚海东。

末路强胡休自得,中兴诸将果谁雄。

当年定鼎虚筹策,千古愁云泣梓桐。

(0)

游道院一首倚前韵

青春客京国,王事靡见程。

佳辰结俦侣,览彼夫容城。

高兴如游丝,缥缈云中萦。

花屿列棋局,松林听经声。

偶然谢尘鞅,亦慰烟霞情。

俯瞰碧草出,仰视白日行。

乘时不娱乐,偃蹇虚吾生。

(0)

木兰花慢.答介溪礼书二首·其二

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

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

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

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

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

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

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