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
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
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
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
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
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
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
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
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
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
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
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
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
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
这首明代顾璘的《木兰花慢·答介溪礼书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开篇“慨山人老矣”直接抒发了岁月催人老的感叹,随后通过描绘“细竹成园”、“寒松夹坞”的清幽环境,展现了诗人选择归隐山林,过着简朴恬淡生活的决心。
“天与清风皓月”象征自然的恩赐,诗人表示自己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无需物质回报。“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以石枕为伴,倾听乡村的俚谣,显得自在逍遥。
“馀生莫更赋行休”表达了诗人对余生不再奔波劳碌的期许,他要尽情享受这份清闲。“眼前头”三字,进一步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要珍惜眼前时光。
接下来,诗人感慨“清閒滋味”,认为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境界让他感到悠然自得。他并不以此为苦,反而笑而不言,自得其乐,陪伴他的只有少许简单的物品,如浊酒和鸟鸣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态度,流露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