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刘太尉伤乱》
《拟刘太尉伤乱》全文
清 / 章静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宗社觏厄运,夷夏乱皇纲。

神州尽纠纷,腥膻逼晋阳。

余本炎精裔,投职事危疆。

思将南山石,一补天柱荒。

妖氛煽四野,中道罹昆冈。

上惭楚包胥,请师救国殃。

下愧汉窦融,保境拒强梁。

遗轨宁不仰,微志竟莫偿。

身同南冠囚,抚膺涕泗滂。

心如高悬旌,因风尚飞扬。

吹篪凄我怀,鸣笳断我肠。

孝行既已亏,忠名徒自伤。

功勋付逝水,意气亦何常。

(0)
鉴赏

这首诗《拟刘太尉伤乱》由清代诗人章静宜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深切忧虑与悲愤之情。

首句“宗社觏厄运,夷夏乱皇纲”描绘了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民族秩序混乱的景象,暗含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强烈不满和担忧。接着,“神州尽纠纷,腥膻逼晋阳”进一步渲染了全国纷争不断,外敌入侵的紧张氛围,特别是“腥膻”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侵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自述“余本炎精裔,投职事危疆”,表明自己是炎黄子孙,投身于保卫国家的危险前线,展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思将南山石,一补天柱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体现了其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然而,“妖氛煽四野,中道罹昆冈”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内外交困,以及个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挫折与困境。“上惭楚包胥,请师救国殃。下愧汉窦融,保境拒强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像楚包胥那样请求援军解救国家危难,或像汉窦融那样坚守国土抵御外敌的遗憾与自责。

“遗轨宁不仰,微志竟莫偿”表达了诗人对先贤事迹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痛苦。“身同南冠囚,抚膺涕泗滂”生动描绘了诗人如同囚犯般被束缚,内心充满悲伤与泪水,形象地展现了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心如高悬旌,因风尚飞扬”则比喻诗人的心灵如同飘扬的旗帜,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守信念,追求理想。“吹篪凄我怀,鸣笳断我肠”通过音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痛苦。

最后,“孝行既已亏,忠名徒自伤。功勋付逝水,意气亦何常”总结了诗人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对道德与忠诚的重视,以及对功业与理想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章静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五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0)

上巳三首·其二

雨冷风酸数日强,老怀不可更禁当。

春寒幸自归将去,唤取重来是海棠。

(0)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五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

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0)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七

近有村人带血论,使君亲与验伤痕。

鹜行刚道非行劫,只是行人两作喧。

(0)

书于立斋自戒并示诸子

晦以昭明德,怯以成勇功。

用拙巧莫尚,持静动攸宗。

惟柔养真刚,自下升高崇。

虚可使实积,小乃与大通。

守约博有归,味淡甘无穷。

万里以是观,一心须自融。

戒哉骄与盈,外强中空空。

(0)

挽陈将仕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