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挽陈将仕》,通过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特点,可以窥见诗人的深意。
首句“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表明只有在临终之际人们才能看清一生的功业,而之前的言论往往不值得信赖。这里“盖棺”指的是死后用棺材覆盖,“陋巷”则是普通的小巷,象征平凡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组对比鲜明的词语,强调了真实评价应在事后,而非事中。
接着,“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则描绘了一位将仕临终之际,家人悲泣的情景。其中“倾郭盈襟泪”形象地表达了极度的哀伤,而“忘餐振廪功”则暗示了这位将仕生前可能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而牺牲了个人的生活,到了临终才被人们所铭记。
第三句“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批评了一些只知道追求个人荣华富贵,而对社会、人民没有实际贡献的文人。诗中指出,他们虽然有文学成就,但这些成就并不能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
最后,“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则是对这位将仕的一种安慰和担忧。诗人认为像您这样的人物,即使积累了很多,也没有人会嫉妒,但同时也希望您的家族能够真正富裕起来。
整首诗通过对将仕生前的功绩与死后的评价进行反思,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名利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见解。
缅惟二三子,正始振奇音。
玄风既以畅,兰味乃逾深。
调与时趋违,交抗古人心。
生逢昭明代,那能久陆沈。
我昔别子去,释褐忝华簪。
三载乞休沐,眷言返旧林。
绸缪方未已,分飞复异寻。
别子庾关路,停望阻且深。
北风惨以慄,慎保雪霜侵。
努力策清时,燕台有悬金。
风云会遇合,无为叹商参。
汉帝徵贤日,长卿入洛年。
祇应乘遘会,非敢薄云烟。
万里辞亲苦,连枝恋弟偏。
稚儿犹解别,诸友亦相牵。
送送临江浦,迢迢望斗边。
风尘双剑里,云树一杯前。
兔影分行帐,鸡鸣理去船。
寒灯投夜宿,孤桨入云穿。
旅食凭兄在,长途仗仆怜。
过邦非土俗,度岭异山川。
腊去年应改,舟移月几圆。
微名如可就,重聚小阳天。
从来懒慢喜逍遥,林下闻风欲弃瓢。
东海肯将龙性扰,北山谁把鹤书招?
朅来京陌红尘里,奏对明光谒天子。
骥尾犹随十九人,鹏溟休说三千里。
一行作吏傍凫飞,此日驱车出帝畿。
风木哀吟愁捧檄,尘埃世态易沾衣。
平生疑是劳薪骨,簿领从今终矻矻。
折腰断不受人怜,强项雄心未全歇。
丈夫有甑学莱芜,独鹤随行兴不孤。
物力东南今正竭,谁能鞭扑更催租。
莫言下吏翻嫌俗,百里郎官高列宿。
一曲琴清化茧丝,九还丹就骑鸿鹄。
梦中彩笔去曾携,一片闲心物外栖。
吴门烟月宜仙令,处处湖山待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