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
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
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适应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诗中“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耳环、肉环等物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逐渐被人们接纳和习惯的过程。接着,“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新事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融入社会,展现出了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体适应能力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社会文化变迁和个人生活适应的微妙过程,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
小院重门深锁紧。秋月春花,消得闲愁闷。
道是闷愁消得尽。那知对景添长恨。
昨夜东风来衮衮。墙角梅花,特报春来信。
只恐韶华真一瞬。此情脉脉萦方寸。
正清秋天气雨初晴,薄暮嫩凉侵。
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
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
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
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
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
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
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
东风欲谱凌波梦,舒毫却嫌纤娜。
炼玉为神,裁冰作骨,自是铅华都扫。谁留芳槁。
想素影离披,烛高屏小。
纸阁围寒,暖香应共墨香绕。
乡园曾记妆点,古瓶梅映处,帘护清晓。
浅水涵沙,方盆叠石,聚得春光多少。孑怀渺渺。
正极目天涯,无边烟草。一曲湘灵,晚山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