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下南国,红尽江边树。
终日不逢人,十月剡中去。
秋霜下南国,红尽江边树。
终日不逢人,十月剡中去。
这首清代诗人杜堮的《入剡(其一)》描绘了一幅深秋南国的寂寥景象。"秋霜下南国",寥寥数字便勾勒出秋意浓厚,霜降时节南方特有的冷清氛围。"红尽江边树"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色,以满眼的红叶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烘托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终日不逢人",诗人笔下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整日行走却不见人烟,反映出剡中的荒凉与偏僻。最后,"十月剡中去"点明了诗人此时正独自踏入这个偏远之地,可能蕴含着对未知的探索或内心的孤寂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简洁的叙事,展现了诗人对南国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在寂静环境中的内心世界。
诗来已报平安好,犹恨得公诗不早。
忽闻单舸下沧浪,却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来皇州,大手妙割无鸡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难休。
我昔从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岁月。
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
苕溪猎猎蘋花风,溪楼万瓦如铺筒。
未须黄帽催归去,尊酒一笑期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