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
《临江仙》全文
清 / 郑骞   形式: 词

却驾轻舟辽海上,此身虽在堪惊。

层波泛碧莫云横。群山原冷落,残照太分明。

不恨故山非我有,爱他天外山青。

鸟归帆去两凄清。便应从此逝,放眼入沧溟。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描绘了一幅辽阔海面上轻舟独行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却驾轻舟辽海上”,以“却”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矛盾或决绝,随后点明了行动——驾舟于辽阔的大海上。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此身虽在堪惊”,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感慨,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也暗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身处辽海之上,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人显得渺小而脆弱,这种对比引发了内心的震动与反思。

接下来的“层波泛碧莫云横”,描绘了海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景象,同时“莫云横”则暗示了天空的开阔与自由,与海面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深远的意境。

“群山原冷落,残照太分明”,转而描写远处的群山,虽然在诗人的视角中显得冷落,但夕阳的余晖却异常鲜明,这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变,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不恨故山非我有,爱他天外山青”,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并不因无法拥有故乡而遗憾,反而欣赏并喜爱着远方的山色,体现了其开阔的心胸和对自由的追求。

“鸟归帆去两凄清”,以鸟儿归巢、船只远去的场景,渲染了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归宿的渴望。

最后,“便应从此逝,放眼入沧溟”,表达了诗人希望从此刻起,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自由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郑骞
朝代:清

郑骞(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 辽宁铁岭人。后迁北京。毕业于燕京大学,曾先后执教于北京汇文中学、燕京大学、台湾大学,并曾在香港及美国讲学。他治学严谨,对古典诗词曲钩沉发微,有独到见解。著有《景午丛编》,集有他的重要论文86篇。他曾对元杂剧的存佚做过统计,提出重编元剧总目计划。他也用过20年的时间,对北曲旧谱的牌调全部作品加以比较归纳,重新编纂《北曲新谱》、《北曲套式汇录详解》等,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幽闺曲·其二

妾似蜀葵花,叶多能自卫。

嗟尔太阳光,曾不照根蒂。

(0)

大奴曲·其二

马肥不食草,啖以园中花。

寒薰马粪香,渴饮马乳茶。

(0)

写石·其十五

十五乘潮女,清歌过若耶。

因生西子地,颜色艳如花。

(0)

对花作·其一

槿花能爱老,开向白头人。

那得还童术,为君留暮春。

(0)

对梅·其二十九

花开罢读书,相对一冬馀。

香使春风暖,氤氲满太虚。

(0)

江汉

江汉诗歌地,人人解竹枝。

一从生屈宋,风俗尚微辞。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