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荅胡汝载》
《和荅胡汝载》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琼林珠阁不胜寒,惭负时趋白玉阑。

独抱琴书耽寂寞,谁从花竹问平安。

沈腰己瘦频移带,潘鬓新添欲满冠。

相对长安同作客,椷诗特地劝加餐。

(0)
鉴赏

此诗《和答胡汝载》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个人境遇的复杂心情。首句“琼林珠阁不胜寒”以琼林珠阁象征高雅华美的生活场景,却言其“不胜寒”,暗含对繁华背后孤独与冷清的感慨。接下来,“惭负时趋白玉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达到理想境界的自责与愧疚。

“独抱琴书耽寂寞,谁从花竹问平安”两句,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孤独心境,他独自沉浸在琴棋书画的世界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无人关心他的生活状态,凸显出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疏离。接着,“沈腰已瘦频移带,潘鬓新添欲满冠”运用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流逝、容颜老去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最后,“相对长安同作客,椷诗特地劝加餐”两句,将个人的情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与长安(古代都城,象征权力与繁华)中的其他客居者相似,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诗人特意写诗相劝,希望友人能够珍视健康,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时间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与情感共鸣的努力。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五

勿谓吾身,有才有德。可以安世,可以益国。

不善用之,鲜不为忒。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0)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五

大抵名儒,岂患穷匮。大抵外物,岂在侥冀。

学成道尊,富贵自至。不学空虚,非惟自愧。

(0)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四

尘缘嗟未断,俗事颇相关。

虽怀林下趣,坐失山中闲。

时令清夜里,梦绕云水湾。

寄语猿鹤伴,明朝归故山。

(0)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一

士贫亦常事,但视其所依。

苟能依于道,暮景亦有辉。

渊明生乱世,初不求奋飞。

为贫聊一出,违己即言归。

归来坐衡宇,无粟可疗饥。

作诗咏贫士,泰然曾不悲。

(0)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五

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

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

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

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

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

(0)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十

新诗远寄将,字字脱尘俗。

时节近重阳,何由同把菊。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