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吾身,有才有德。可以安世,可以益国。
不善用之,鲜不为忒。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勿谓吾身,有才有德。可以安世,可以益国。
不善用之,鲜不为忒。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与自我期许之作。
“勿谓吾身,有才有德。”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自己有一定的评价,认为自己既具备才能又拥有美德,是能够为世道做出贡献的人物。接下来的“可以安世,可以益国。”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国家的繁荣。
然而,在自信之余,诗人也表现出了对自己使用才德时需谨慎考虑的态度。"不善用之,鲜不为忒。" 这两句告诫自己及读者,即使拥有才能与美德,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们,那么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
最后,“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这句话则是对历史上那些有识之士的总结,他们对于获得才德时的警示非常重视。这也强调了一个观点:即使个人具有非凡的才能与品德,在其刚开始获得的时候,也要保持谦逊和警觉,以免骄傲自满导致失败。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同时又不乏实际考虑,表现出诗人内心对于功名的渴望以及对个人责任与社会贡献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窥见作者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作用的深思熟虑。
湘水风清铺白练,影写银河如一线。
双星脉脉欲何为,宝扇龙车夜相见。
黄陵古庙冷飕飕,对此双星泪暗流。
白云飞去苍梧老,绿苜残时斑竹秋。
幽怀一片凭瑶瑟,声应寒蛩两呜泣。
难编斑竹架长桥,玉辇相逢定何日。
帝子天孙各水乡,悲欢今夕较谁长。
可怜点点填河鹊,却胜来仪双凤凰。
但见长虹饮碧流,谁云朱雀集芳洲。
雕栏直接寻春路,锦水斜通拾翠舟。
鸣佩逢人疑巧夕,吹箫对月忆扬州。
六朝无限伤心事,野草桥边叶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