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珠帘不上钩,红牙短拍试新喉。
文章曲似琴心转,宫谱传将笛眼偷。
秋雨梧桐谈院本,春风杨柳唱《伊州》。
词场从此多研调,毕竟元人胜一筹。
十二珠帘不上钩,红牙短拍试新喉。
文章曲似琴心转,宫谱传将笛眼偷。
秋雨梧桐谈院本,春风杨柳唱《伊州》。
词场从此多研调,毕竟元人胜一筹。
这首清代诸可宝的《车中读元曲漫题》描绘了诗人乘车时沉浸在元曲艺术中的情景。首句“十二珠帘不上钩”,以珠帘不挂暗示车内静谧,为品曲营造出一种私密而专注的氛围。次句“红牙短拍试新喉”则形象地写出诗人轻启歌喉,尝试演唱元曲,红牙可能是乐器的代称。
“文章曲似琴心转,宫谱传将笛眼偷”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元曲旋律如琴音般婉转,仿佛从琴弦上流淌,又巧妙地借鉴笛子的演奏技巧,展现出元曲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深度。
“秋雨梧桐谈院本,春风杨柳唱《伊州》”两句,通过季节变换与自然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诗人随着曲调流转,从秋天的雨声中品味院本(元曲的一种形式),到春天的杨柳风中吟唱《伊州》曲调,展现了元曲的多样性和四季皆宜的韵味。
最后,“词场从此多研调,毕竟元人胜一筹”总结全诗,诗人感叹元曲艺术的丰富和精湛,决定在词场上更加深入研究其曲调,认为元人的作品在艺术上确实高出一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元曲的热爱和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
怕春去,春城画里,大好楼堞。
花有轻红一捻,歌偷子野半阕。
又看到、梅林青子结。一枝为、煮酒新折。
数世上英雄定谁可,曹刘未应绝。亲切。
荡胸绿海空阔。试唤起、飞花和烟絮,莫遣横玉咽。
看万柳摇春,何暇伤别。艳歌未竭。
将翠笺描写,江南三月。春水如油春山叠。
津桥畔、杜鹃乍歇。笑青帝、司花仙吏缺。
万红紫,难著白衣一点色。天留满架酴醾雪。
匆匆禊兰过了,恼天涯倦旅。
碧桃谢、千点残霞,半逐溪水东去。
小莺唤、双柑荐酒,嫣红近在热明路。
甚濛濛、微雨笼晴,旧曾游处。
白帢乌巾,杏子树底,踏香尘缓步。
指林杪、金粉楼台,玳梁双燕曾住。
款松关、飞英散雪,度花径、横藤垂露。
任西亭、轻送斜阳,不愁来暮。
今朝谷雨,几信花风,牡丹已半吐。
念世上、岂无金屋,但少佳人,纵有名花,亦须贤主。
鞓红国色,姚黄天宠,相逢俱是春申客,算江南、朱紫纷无数。
临流据石,湘帘过尽茶烟,柘屐浅印香土。
传闻绮阁,借与双鸳,任暗翻旧谱。
更说甚、鄣羞纱扇,掩泪红巾,一握柔荑,早通心素。
金垆尚西,氍毹犹暖,文鸾飞去。
箫声歇,漫徘徊九蕊珍珠树。
闲循芳草归来,陌上花钿,有人拾否。
《莺啼序.壬子上巳后一日谷雨,同石甫、午诒、筠卿过徐园看牡丹。是日,园中有文明结婚者,比至,则礼成归去矣》【清·樊增祥】匆匆禊兰过了,恼天涯倦旅。碧桃谢、千点残霞,半逐溪水东去。小莺唤、双柑荐酒,嫣红近在热明路。甚濛濛、微雨笼晴,旧曾游处。白帢乌巾,杏子树底,踏香尘缓步。指林杪、金粉楼台,玳梁双燕曾住。款松关、飞英散雪,度花径、横藤垂露。任西亭、轻送斜阳,不愁来暮。今朝谷雨,几信花风,牡丹已半吐。念世上、岂无金屋,但少佳人,纵有名花,亦须贤主。鞓红国色,姚黄天宠,相逢俱是春申客,算江南、朱紫纷无数。临流据石,湘帘过尽茶烟,柘屐浅印香土。传闻绮阁,借与双鸳,任暗翻旧谱。更说甚、鄣羞纱扇,掩泪红巾,一握柔荑,早通心素。金垆尚西,氍毹犹暖,文鸾飞去。箫声歇,漫徘徊九蕊珍珠树。闲循芳草归来,陌上花钿,有人拾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Y8tIe8MJ.html
蓬山青鸟,枉寄相思字。劳燕东西等闲事。
侬情深似桃花水。朗情薄似桃花纸。
白头吟,秋扇赋,休相拟。了不羡朱翁他日贵。
更不望连波今日悔。身似井桐别秋蒂。
玉环领略夫妻味。双文通达夫妻例。
笑不是,啼不是,难为计。
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新正。
有金船酒,银桥月、气象承平。
逢人日,看定王红萼,别有风情。香清。
韦郎昼寝,一晌茶熟诗成。好栽培芳树,待燕停莺。
飞觥。对昆池水,南山雪、老眼常明。
江南路,又杏花春雨,迎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