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容无住著,举手评来宾。
不是无言说,虽穷不讳贫。
瘦容无住著,举手评来宾。
不是无言说,虽穷不讳贫。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又次韵五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面容清瘦的僧人,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来访的宾客,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贫穷,却也并非无言以对。这种坦诚与自足的精神,展现了佛教中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瘦容无住著”,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的外在形象——面容清瘦,衣着简朴,似乎已将物质的追求置之度外。“无住著”一词,既指身体的轻盈自在,也暗含着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暗示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超越态度。
“举手评来宾”,进一步描述了僧人对待来访者的姿态。他以一种平和而客观的态度,对来访者进行评价。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的尊重,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信,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动摇。
“不是无言说”,表明了僧人并非沉默寡言之人。在面对他人时,他有自己的见解与表达,只是这些表达可能与世俗的夸耀不同,更注重内心的真诚与智慧的交流。
“虽穷不讳贫”,是全诗的核心所在,也是诗人品格的集中体现。即使生活贫困,他也不避讳自己的处境,而是以一种坦荡的态度面对。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物质贫困的接受,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理解,即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悟。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反映人生哲学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